急性白血病血LDH、β2—MG和α—岩藻糖苷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9-14 06:52:30

急性白血病血LDH、β2—MG和α—岩藻糖苷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LDH、β2-MG和α-岩藻糖苷酶(AFU)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学方法检测57例急性白血病LDH 、AFU,用透射比浊法测β2-MG在化疗前、完全缓解组、正常对照组、复发组相比较。结果 化疗前组、复发组LDH、β2-MG、AFU比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血LDH;β2-MG;α-岩藻糖苷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急性白血病血LDH、β2-MG、α-岩藻糖苷酶。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所有病例的诊断[1]、分型及疗效[2]。参照全国统一标准,其中男35例、女22例、平均年龄33岁,均无其他病史,正常对照组39例,均来自门诊健康体检者,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和对照组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毫升,分离血清,采用酶学方法检测LDH AFU,试剂由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提供,用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G,仪器为日本产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2 结果

治疗后血清LDH、β2-微球蛋白、AFU水平均有所下降。不同疗效间下降的程度不同。完全缓解CR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缓解PR和不缓解NP的患者血清含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病变白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的能力,阻滞在较早阶段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研究发现AL患者血清中有些指标发生变化,完全缓解后恢复正常,而复发时又改变。

LDH即是参与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酶。是糖代谢中的重要酶之一。急性白血病在不同时期其血糖代谢异常已有文献报道,本组资料显示缓解后复发的急性白血病LDH均升高,这种异常变化是由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其升高的程度与细胞异常代谢明显相关。因此我们认为检测LDH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β2-MG是Ⅰ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轻链,它主要表达于B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多由幼稚淋巴细胞产生。白血病患者β2-MG升高的原因可能有白血病细胞抗原致敏淋巴细胞,使β2-MG增多,速度加快,白血病使体内细胞表面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分泌增加,从而使β2-MG分泌增加,肾小管被白血病细胞浸润,使之滤过β2-MG减少,从而使β2-MG总量增加。β2-MG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是对患者病情监测、疗效的敏感指标。

α-岩藻糖苷酶是一种酸性溶酶体水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细胞,血液和体液内,参与糖蛋白、糖脂及寡糖的代谢。肿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抑制因子,抑制肝细胞对糖苷酶的清除能力或释放某些刺激因子,促进肝细胞或肿瘤细胞本身合成糖苷酶[3-4]。总之,血清AFU活性升高可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AFU活性的变化间接反应体内含α-岩藻糖的糖脂、糖蛋白代谢紊乱,特别是M4、M5患者AFU明显升高,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分型方法。

总之,急性白血病联合检测LDH、β2-MG和α-岩藻糖苷酶可作为病情进展、疗效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武永吉.血液系统诊断与诊断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1.

[2] 张之楠.血液病诊断标准[M].2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4.

[3] 杨雪绒.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糖类抗原19-9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期刊,2012,47(2):64-65.

[4] 莫甲光.三种主流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2):159-160.

上一篇:探讨重症监护室MRSA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CO2对机体的生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