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有机化学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时间:2022-09-14 06:22:40

创建有机化学网络辅助教学体系

作者:薛红艳,杨春霞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网络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对实现教学目标并达到教育目的,尤其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3].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网络教学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相互关联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背景、知识结构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自由探索,并且可以因人而异地以最佳学习方式和自身的特点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形成了自行控制的学习系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性学习模式

网络教学是以超文本等技术支持的非线性学习过程,而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蕴含着学习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征,突破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模式,有助于构建学生创新性学习模式.

3提高信息加工的深度和效率

丰富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实时的学习测试和教学反馈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享受到的.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都是学生可以参考和学习的内容,如此大容量的信息是传统的课本或者多媒体CAI课件难以比拟的.以多媒体超文本组织的学习资源分担了学生的部分认知活动,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高级思维活动上,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

4创建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网络化

在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信息的唯一组织者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或者可称为具有较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学伴.网络环境中提供的同步和异步的交互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一般需求,特别是当他们试图将听课或自学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学问时,容易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建立真正及时的联系,网络上每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4].

网络辅助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运行了三年多,受到广大学生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好评.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经常浏览网络平台,对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其中78%的学生用网络平台进行课下复习,40%的学生用于习题解答时的参考.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辅助课件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并能够充分利用其优势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网络教学强调了教学的个性化和交互性,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自学平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书写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烃后引导学生对链烃与环烃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比较烃的饱和性与不饱和性、共轭与非共轭、链共轭与环共轭、环共轭与芳香性能,从分子势能的高低、体系的离域性及苯分子的圆形结构等方面去认识、归纳和总结.从学生总结的书面作业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对纵向规律进行总结,甚至可以对横向规律进行思考和归纳,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网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新要求

网络环境是一个充分体现个性的学习环境,是以“学”为中心.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推广运用网络教学手段是一个发展趋势.网络教学的潜在优势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开拓的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网络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5-8].

1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将面临着地位、作用和能力的三种挑战.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教师将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网络教学昭示着教学必须要从以教师教为主向学生以学为主的转变,教师将不再是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现在大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往往超过教师的平均水平.这些挑战,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定位必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学生的自主与自律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它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目标,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素质有很大的潜能,为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但是在网络学习中,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最大的责任,这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缺乏自律能力,在眼花缭乱的网络面前,当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学生就可能离开学习的轨道,忘记了学习的目标.缺乏自学能力,学生就不知道该学什么和怎样学,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9].因此,网络教学只适合于自觉性较强的学生.网络教学为实现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许多教学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创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的模式.

上一篇:CBE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的意义 下一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革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