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整合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23 05:56:53

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整合的重要性

作者:宇文亚焕 贺新怀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

有机基础阶段:包括,自然界较简单的有机物——烃类化合物;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中间物——醇、酚、醚、醛、酮、醌;重要的基本生物分子——羧酸及其衍生物;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含氮、含磷、含硫有机化合物等。以官能团教学为主线,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及反应等;以对生物体影响为纽带,掌握应用,加强基础学习。与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生物次生物质——杂环、生物碱,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等。体内有机物质反应的基础,酶、生命必需物质——维生素、生物氧化等。生物体内四大物质。供能者——糖类化合物;储能与供能者——脂类化合物;生命的表达者——蛋白质(氨基酸);生物遗传的决定者——核酸(核苷酸)从结构,性质,功能,代谢意义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关系。生物代谢调节及器官生化(水,电解质代谢;肝脏生化)从水,盐代谢方面理解、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及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功能。以上整合加强了知识体系性,注重专业联系,突出实际应用。

实验教学的整合

遵循两个原则:(1)层次要合理;(2)满足岗位要求。①结合药学,拓宽基础实验:如:一般的有机合成实验可改为药物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②重组两门课程相关实验,形成综合性实验。如:酮体的结构性质实验与脂类代谢异常疾病的尿酮症实验合二为一:尿中酮体定性测定。既考察了结构性质,又掌握了疾病诊断方法。③结合学生就业方向以及职业技能等考试内容增设探究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实验把药学中常用的两门课程的知识如:分离、提纯、识别、检测、合成方法与原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在药学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

整合优化过程注意的事项

两门课程的整合优化不是简单的叠加和重组,而是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体系《有机及生物化学》,所以应注意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和实用性。(1)连贯性:通过有机化合物在体外与体内反应基础的对比,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衔接起来。如有机化学(在体外)——化学催化剂,高温、高压的条件与氧化还原;生物化学(在体内)——酶,温和的条件,生物氧化。虽有差异,但反应原理相同。(2)完整性:通过四大物质代谢过程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以揭示生命的本质规律。(3)实用性: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释代谢异常与疾病产生,为用药提供依据。

教学方法的优化

(1)结合临床巧设案例,提高学生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用有机化学解释生物现象的本质。如讲解脂类时,通过案例: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脂肪肝,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乙醇会在肝脏内合成脂肪且堆积。从而总结出乙醇在体内代谢反应的过程,将有机与生化结合起来。(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后的课程教学注重实践,并且信息量大,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3],如采用超文本结构即按照人的联想思维方式和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实现了知识的横向联系。(3)依托咸阳步长医院(校医院)资源,以就业方向及岗位需求,设计开展多样性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满足就业岗位需求,故以就业方向和岗位把学生分组,遵循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督促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结论以实验报告形式汇报,报告内容以使用的化学结构,反应式,表格,图像等为主,探讨实验所遇的问题及实践意义。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中独立完成工作。

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整合以后,通过平时作业、达标测试、实验报告、操作技能考核和考试等实行阶段性综合考评,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结语

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的整合优化是一个严密的、有步骤的过程。首先,在全面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两门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其次,选择小范围进行试点班教学;最后,总结分析试点教学的经验,修改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课件。

上一篇:多媒体在有机化学的用途 下一篇:论有机化学学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