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堂中隐性知识的缺失与重建

时间:2022-09-14 05:43:05

儿童课堂中隐性知识的缺失与重建

【摘 要】儿童课堂中隐性知识的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模式化,教学目标简单化,教学过程人为控制过度化,教学评估体系单向且固化。引起隐性知识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多年积聚的诟病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滞后。要消除课堂教学单调无生命力的现象,重建儿童课堂的自由与创造力,既要给传统的儿童课堂注入时代内涵,也要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还要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 键 词】儿童课堂;隐性知识;缺失;重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49-03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y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针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问题,偶然发现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能够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被称为显性知识;而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被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相对显性知识而言,具有默会性、个体性、非理性、情境性、文化性、偶然性与随意性、相对性、稳定性、整体性九大特点;可分为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和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前者包括难以表达的技能、经验和诀窍等,后者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等。隐性知识在儿童课堂中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儿童求知兴趣减退、动手实践意识削弱、观察力及创造力的窒息性剥夺,在教育的终极目的上表现为学生后劲不足。

卢梭在《爱弥儿》中讲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 自古希腊时,就对知识有了分类,人为追求知识获得自由成为教育起源并绵延下去的根本动力。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需要是人的本性,求知是人的本性,自由是人的本性”。[3]在追求人的自由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力求实现每一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质是个性发展,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往往脱离“以儿童为本”的自由教育理念,由于教师只关注整体教学的效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这样的课堂缺失了儿童生命的精神张力和创造力,此导致了课堂内容的单调模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控制行为长期存在。探析儿童课堂中隐性知识的缺失问题,可为实施儿童自由天性教育提供可能。

一、隐性知识缺失的现实观照

在作为崇尚儿童自由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点滴细节都会对学生品格的养成和健全心智的启蒙产生无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实际课堂中存在大量限制儿童天性自由的教学行为,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最为普遍的就是课程内容模式化,教学目标简单化,教学过程人为控制过度化,教学评估体系单向且固化。

(一)课程内容模式化

开设课程的目的就是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服务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课程内容不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去安排,而是被固定或者有意更改。儿童一到期中考试便被告知取消文体课或是增加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这种更改在乡镇一级的学校尤为显著。针对个体随意更改课程的现象,对在课堂上说小话、开小差或者故意违纪吸引同学注意的学生,老师会用罚写作业的方式给予警告甚至是取消体艺课作为惩罚为的是以儆效尤。教师自作主张增减课程,其实有违相关教育法的规定,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应试教育的逼迫。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估往往凌驾于教育法规规定,弃教育教学目标于不顾,更会给儿童带来负面情绪,比如逃课、厌倦学习。与学生成绩挂钩,相应的成绩也就成了衡量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关涉到教师自身福祉像职称晋升、加薪。教师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删减体艺课、增加文化课来延长教学时间以保证考试出成绩,只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授,忽略隐性知识带给儿童的主体感受和情绪体验,久而久之,这种不正常的课程规划也变成了正常的形成模式,以致学校管理层也只是默许。

(二)教学目标简单化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学目标达到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并非这样做。首先,在知识与技能维度。教师围绕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开展教学工作,使主科科目学的僵硬、死板,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强制性的被灌输,少了问“为什么”多了记“是什么”的静态知识。强调考试技巧训练,忽视学生对隐性知识主体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课堂内容单调乏味。其次,过程和方法维度。教师引领学生在重复、强调、背诵的机械训练模式中度过每一个课时、每一学年,对知识的传授性胜过对知识的启发引导性。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好动、模仿、游戏、观察、想象、发问的精神等天性备受压制和挫伤。在残酷的应试教育面前没有丝毫生机和活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方法可谈,有的只是倦怠和不满。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在考分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指引下,学生头脑中大片的空白场地本来急需接受各种新鲜信息激发探寻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兴趣和动力,此时却被考试笼罩了一层阴影。他们的心时刻在紧张着、在恐慌着,怕被淘汰出局,但同时对于最基本的个性自由、价值判断自由(隐性知识)却又望而却步,对待学习任务、对待同学友谊、对待老师素养态度已经不够端正、不够正视、不够尊重。

(三)教学过程人为控制过度化

在“以人为本”核心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儿童课堂本应“以儿童为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仅仅以儿童获得知识为本,必然会落到知识本位的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业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扮演着知识垄断者的角色,对教学进行过度控制,忽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式学习精神和习惯的养成。第一,课程目标的限定导致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僵化。教师规定主科科目的学习内容、考试技巧,客观上限制可供学生接受和吸收的知识,在狭隘的教学目标压制下和繁重的考试压力下,学生的阅读面受限制,阅读意识淡薄,阅读能力止步不前从而进一步阻碍其获得知识的兴趣、信心和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认知水平、伦理道德、审美情操等自由品性的培养。夸美纽斯提出,儿童与生俱来拥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4]在知识为本的教学目标控制下,儿童生来对美、知识和德育美好追求的种子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在摇篮里。第二,教学时间的过度控制。正值儿童期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游戏、玩耍,与同龄伙伴沟通交流作朋友,以此发展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人相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均对学生以后的成人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刚性的课堂管理严重干涉到儿童课外的自由时间,这种隐形控制实则损耗学生精神与心力,剥夺学生自由成长的契机和独立自主学习的权力。本质是对学生生命力、创造力的束缚和摧残,实属严重的隐性知识教育缺失行为。

(四)教学评估体系单向且固化

教学评估体系主导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又影响着学生潜能发展。时下通行的仍是书面考试,以成绩论成败,它主导的教学行为必然是以记忆、背诵为主的认知模式,而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大脑仅仅通过考试是不能被测试到发展潜能的,且非考核型的潜能培养在教学评估中被忽略,这样以来隐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就得不到验证。加之教育公平和效率理念的引导,试卷命题人倾向加大客观题型的比例,减少主观题型,学生在考高分的压力下追求标准答案,而对自由发挥题目则懒于、怕于动脑筋,久而久之,学生探寻真知的发散性思维必定要遭受遏制,如此又何谈创新精神呢。与此同时,在试卷评改过程中,因多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参考便准答案,不参照学生个体发展和实际情况,这样以来评分结果便是学生在校学习表现的唯一证明。评分结果的高低预示着学生学习的好与坏,优秀生和学困生便有了定性之分。优秀生会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一致肯定,而学困生迎来的则是失望无奈甚至是打击。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了不公平、不人道的评价氛围。以考分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只能导致老师单一机械的讲授知识点,而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这些非考核型潜能的发展则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单一教学评价模式会将生动活泼的儿童课堂引入死胡同,泯灭儿童的兴趣点、求知欲,脱离儿童主体受教育的真正需要,有违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扭曲了教育发展的一般原则。

二、隐性知识重建之思考

儿童课堂中隐性知识教育的缺失是教师发展不够专业化的表现,是对人文情怀的遗忘,更是对教育理想的摧残,违反教育事业作为发展完善人的原则。因此,重建课堂隐性知识教育体现时代内涵,顺应教育改革规律,为民族振兴夯实根基。

(一)给传统的儿童课堂注入时代内涵

在我国传统的儿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乃课堂的中心、主导者,教师决定了课堂的秩序与氛围,有“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在这些传统观念的主导下,儿童课堂的教学实践行为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快。首先,教师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回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做到体悟与身体力行。传统课堂中重视教师地位的权威与学生主体意识的服从,而当今时代则应是教师退居幕后,倡导给儿童展示天性与表达求知欲的平台;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儿童是课堂的中心,尊重儿童的身心解放与自由,成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威严,鞭策教师加强自身人格素养的修炼与提升,更好地言传身教。其次,教师要勇于善于解读“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体验时代内涵的承担者去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比如,研究儿童课堂积极行为的案例,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知识,在面对实际课堂情境时可以随机应变。加强对儿童课堂隐性知识教育的哲学思考,克服现有的思维定式,去除传统教学习惯的僵化,将儿童课堂置于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去理解,去践行,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为人师的风格与情怀。

(二)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陶行知在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讲过,我们要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天堂。[5]长期的应试教育养成了教师单一的职业思维,引发课上、课中、课下追求成绩的功利性教学习惯。而隐性知识所代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则被置若罔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观念,隐性知识教育才得以重建,人文知识情怀才得以回归。而在素质教育观念的解读与重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考试型考核在儿童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综合影响加以条分缕析,厘清个中关系、利害,利用其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影响,根除其恶患,实现真正的课堂隐性知识教育。再者,各级教育部门则应对学校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有力的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教学多元评估体系,引导向上校园文化,营造多元发展课堂教学氛围,敦促学校管理者对儿童课堂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教学行为进行引导与纠正,避免应试教育影响的恶性循环,注意锻炼儿童的品格培育儿童的德性,体现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精神,建设引人向上,教人向善的人文课堂、人文校园。同时,教育改革当解除学生成绩与教师业绩、办学实效的利益链,尝试多种人才选拔机制,为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课堂隐性知识教育的缺失,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权力与义务为重建公平、正义、责任、良心、人格等隐性知识教育价值观的儿童课堂而努力。

(三)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理论研究为实践教学指明方向,而实践教学依赖理论创新具体措施。儿童课堂隐性知识教育的缺失从某一侧面说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专门职业看待的说法,早在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有提出,在这样的国际背景影响下,教师队伍建设应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方向转变。

第一,教师队伍应秉承终身自我素养提高的理念。古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必当给学生树立师德师风师范之榜样,给儿童以启发效仿与规训。这就要求教师队伍不论男女长幼、资质深浅都要以身作则,时时留意处处皆在的学问,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与时俱进,保持信息、知识的更新与融合。为人师者还应当对学生抱以平等友好循循善诱之姿态,以助人之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从而了解儿童、了解师生相处之道,为启发儿童大胆独立思考引导儿童主动发现起到助推作用,从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素养前提。

第二,学校作为用人单位应完善教师队伍的选拔评估体系,提高教师待遇。教师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也应有专门的考核体系进行职业资格认证,从而为潜在人员进入教师行列提供有效保障。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育监管机构为从业人员取得教师资格改善单纯的学历教育,整合教师资格评估体系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时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待遇,形成竞争上岗,吸引优秀人才进军教师行业,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从而使教师行业真正成为吸引人的、有行业引领性的一种高尚职业,最终为落实儿童课堂隐性知识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2]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

[3]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8.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1.

上一篇:基于网络学与教的互动构建 下一篇:依托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进行教学档案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