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9-14 05:15:20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移动通信”是一门原理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探讨了高等院校通信和电信专业在开设该课程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新尝试;阐述了在授课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多层次双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的教学理念,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胡洁(1980-),女,贵州安顺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黄双苹(1972-),女,湖南邵东人,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81-02

“移动通信”是高校通信和电信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概念多、原理多、理论抽象,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比较有限,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与理论结合起来。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和实习时仍然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在实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和锻炼才能真正能融入工作之中。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高,适应相关专业的工作,笔者从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教学方法学科化痕迹严重,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真实工作情景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与岗位工作内容的工作逻辑的关联度低;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学生能从互联网上轻易找到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料,若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传统的知识传授,学生一方面无兴趣,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形成不思考、不理解、不主动、不记忆的学习态度。

二是一般的移动通信实验局限于模块化的实验箱,不能构建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与现实的移动交换机、基站、手机用户等元素组建的网络结构相差较大;很多信号处理过程都被集成在模块中,学生无法观察网络对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不能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而且实验多与“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有重合,做完实验后学生对于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

三是通信行业尤其是移动通信行业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它的最新技术文档、网络标准、设备操作手册往往都是英文的,即使是中文的文档也包含大量的英语术语。包括笔者所在院校在内的部分院校将该门课程纳入双语授课范围,但在双语授课中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课程的专业性强,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无线通信方式的特殊性,即利用电磁波为媒质在空间中传输信息,因此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电磁波传播理论作为铺垫。但这些课程之前并未进行双语授课,学生甚至连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都不知晓。这为涉及到这方面知识的英语讲授增加了难度。同时,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相对于有线传输,移动通信中信号的传输过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所应用的分析和变换方式更加复杂;需要从频域和时域的不同方面分析和理解信道、信号的特性,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繁琐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本身用中文授课都有一定的难度,用英文授课难度更高。

其次是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英语水平提高上容易顾此失彼。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顾及了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专业知识学习就要打折扣。由于课时有限(40个理论课时),双语教师惟一能做的便是分配好讲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之间的时间,并尽量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以取得成效。如果在学生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盲目用“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学生会因为英语能力的有限而感到压力,对双语教学失去兴趣,甚至反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改革。

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移动通信”课程虽然原理性强,但要认识到它同时又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技能出发,在课程教学和实验中引入任务驱动法来引导教学。[1]

任务驱动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现在的移动通信教材一般有无线信道特性、抗衰落技术、组网技术、无线信令、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等章节,[2]各部分章节虽有承上启下的关系,但学生对于什么岗位需要用到什么知识一无所知。针对移动通信行业中的岗位设置,设置网络规划、网络优化、传输、交换和数据通信等内容模块;将教材的内容按照不同岗位的需求先进行模块化的组织,让教学内容的逻辑贴近岗位设置的逻辑,然后就每个模块进行任务的设计。比如组网技术就可划分为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类的模块之一,在讲到组网技术中的信道配置技术时,为学生设计一个GSM系统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严重的案例,让学生探讨如何通过现有的频率进行合理的信道配置,最后用计算机仿真来对比改善前和改善后干扰的变化情况,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热情。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和学后能做什么。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计算机仿真辅助教学

对于“移动通信”课程中非常抽象的原理,尤其是涉及到信号信道的时域频域特性时,单纯的文字讲解和公式推导都太过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课堂教学可以通过MATLAB软件进行问题的仿真和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概念更直观、更清晰。[3]

在讲到调制技术时,比如正交振幅调制QAM,只用数学公式表达一种调制技术,学生觉得抽象,难以想象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更不用说分析某种调制技术的优劣了。这时引入MATLAB软件,将信号在调制后发送到无线信道,经过无线信道接收,通过最后解调的时域星座图及频域波形仿真出来,学生对此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就能够了解调制技术之间的差别。

2.双语教学

从事移动通信行业的毕业生都应具备有较强的专业英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非常有必要。针对上述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章节内容区别对待,不追求单纯的“纯英文教学”。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应用方式(包括中英文使用的比例等),调整教学过程中互动时间的比例。

在可以进行分班教学的条件下,一方面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分班,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兴趣分班,让学生自主选择英文授课比例高或低的班级。依据不同的班级水平,可采取“中文教学但引入所有涉及的英文专业词汇,教材采用国内中文教材”,“双语教学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教师使用部分中文”及“全英文教学”等不同级别。

在受限于教师数量或教学管理难度的情况下,教师可根据课程的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分级教学,原理性强、抽象的章节采用中文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与实际贴合紧密,学生有相关基础或容易理解的章节采用英文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重点和难点章节可采用先用中文打基础,再用英文巩固的教学模式。

3.现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

讲授网络结构等部分的内容时,引入现场教学的手段,比如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开通学校部分基站供学生参观了解基站工作原理,甚至可以请相关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相关技术。讲到频率配置时,可以让学生带上频率仪,测量附近基站的频率,同时利用多部手机通信并测定手机的频率,了解频率的配置。

讲授网络规划等部分的内容时,引入项目教学的手段,选择一个地域范围,让学生分组进行地形地物的考察,用电子地图辅助选择基站站点,合理配置天线,调整天线的发射功率、方向角和下倾角等相关参数,最后用网络规划软件Atoll来进行规划的验证。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移动通信”这样一门原理和实践性强,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往大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往往是“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考分高,但考试过后所有的知识即刻“脑后抛”。针对“移动通信”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改革方案,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应进行改革。

针对任务化教学,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交流、讨论,做出反馈和评价,这是使学生知识内化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教师应对学生所做的作业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对优秀成果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了考核的科学性,任务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设置的各模块链条要呈“阶梯状”,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核心的进阶。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构建出的任务应把各项理论知识和硬件结构及原理分解到各个具体的实例中。

针对双语教学,通过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最后的考试考查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书面表达的掌握程度。为了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准备多种层次和模式的双语教学资源,包括中文经典教材,国外原版英文经典教材,[4]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的国外著名大学的讲义和PPT,甚至是英语的音视频都可以作为多层次双语教学的教学辅助材料。

五、结论

开展“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来,学生感觉与通信行业的具体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专业英语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收获良多。该课程的学习不论是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读研深造都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世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0,(24):125-130.

[2]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M].第四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卢敏,孟庆民.《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2):59-61.

[4]拉帕波特.《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英文版[M].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校企合作开发“电能计量”虚实一体化课程的教... 下一篇:爱权,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