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实验异常数据的处理原则与技巧

时间:2022-09-14 02:24:33

小组实验异常数据的处理原则与技巧

摘 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科学的学习方式,还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要注重数据的收集、获取和分析处理。而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开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与结论和科学规律相违背的“数据异常”。

关键词:异常数据;安全意识;冷处理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往往要注重数据的收集、获取和分析处理。而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开展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与结论和科学规律相违背的“数据异常”。那“数据异常”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

1.课前准备不够细致

如果教师对本课的解读和备课工作不足,就会导致上课的环节或实验细节讲解不清,从而使学生实验变得混乱,实验出错,也表现在教师在课前对实验的各种器材等未做精心细致的检查。

2.缺乏实验的安全意识

教师缺乏安全意识,对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估计不足或者被忽视,从而导致讲解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出现教学事故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异常数据处理的原则

1.不伤学生的自信心,失败也是一种资源

实验失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失败必定会使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挫折,并且会表现在一定的行为和情绪中。然而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学生会因一时疏忽或某种原因得不到正确结果,收集到了与科学规律等相悖的“数据异常”。教师不能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随意批评学生,要试图减轻挫折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2.选择适宜时机处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当今的实验教学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正所谓出现了“异常数据”,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要加以处理。如果课堂上的时间很紧凑,我们可以做适当的处理,寻找适宜的时机进行处理。我们可以选择课后时间让学生重新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把学生重做的实验安排在下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在小学阶段,我们更多地要关注学生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多地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科学性。

三、异常数据的处理技巧

在“磁力大小会改变吗”一课中,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数据,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处理。在“磁力大小会改变吗”这节课中教师只安排提出了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因此课堂的时间是很充足的。然而本课的执教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数据,接着教师自己妄自猜测分析学生出现错误数据的原因,如磁铁没有放平,桌子不平……然后又让学生猜测实验失败的原因,又让该组的学生自己说说原因。在此处整整用了五六分钟,才让学生重新实验,其他组的学生却是在做其他事,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观看实验上。本人觉得这种方法在很多方面是有待商榷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学生重复实验,验证自己组的结论,并分析总结

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学生获取到错误数据都是比较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直接指出学生数据出错的原因,也不能妄自猜测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是很不理智的。因为教师的这一举动会深深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更会使他们对实验产生恐惧,而不愿再去做实验,或实验时为了结果而伪造实验数据,甚至对实验的必要性产生怀疑。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平时就要加强实验失败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2.学生互相评价,找出失败原因,重新实验

学生进行互评是学生间进行有效交流的一种手段,学生间互助互学的一种途径。学生的互相评价归根究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在互相评价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客观公正,要选择适当言辞进行评价,不能带有个人的感彩。针对失败的实验、错误的数据需要加以利用和拓展,引入新课,开展新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3.搁置冷处理

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获取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些感性的数据必须由理性思维去处理,由严谨思维去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小学语文中段时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 下一篇:农业污染治理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