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策

时间:2022-09-14 01:38:18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策

摘要:首先论述了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含义,并分别从设置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严格遵循工作规范以及项目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对策

一、设置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而言,组织机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来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合理设置建筑施工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对企业推行项目管理至关重要,是工程项目质量的组织保证。具体来说,建筑项目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尽管建筑施工项目工程千差万别,但针对项目经理而言,却能够体现出一些共同的必备素质,其一,项目经理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其二,项目经理应具备足够的领导能力;其三,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运作经验,以上对项目经理的三点要求同时也正是建筑工程项目本身能够良好运行,从而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有力支撑。因此,这就需要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拔出较高素质的人才作担任项目经理这一重要角色。

二、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

建筑施工项目活动的环节之间存在诸多复杂的相互关联和作用。一般而言,加入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在某些环节发生了变动,将会对其他环节产生直接影响,并使相关成本也发生改变,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此外,哪怕是建筑施工项目中出现了微小变化,也会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团队的士气产生间接影响,这也会最终影响到项目的质量。这就对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关联度很高的建设项目环节要进行协调,通过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以及流程优化来来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进行全盘掌控。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从本质上来说,由于施工人员作为唯一的“能动要素”而存在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因此,人力资源是建筑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与其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建筑施工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更加强调团队合作,更加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任务,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至少应满足如下要求,一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项目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工程项目团队之间以及项目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顺畅和高效的沟通,是深入了解项目方向和目标的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各方通过有效沟通,才能对面临的任务和出现的问题达成一致协议,从而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二是要按照工程项目的组织规划情况来对项目的整体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体而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目标,对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形成明确和和具体规划,这同时也是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得以保证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工作。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运行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持续做好人力开发工作,并实时对其绩效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再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措施来体现绩效评估的结果。

四、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不仅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力支撑,而且也能够建筑施工项目最终形成优质品牌,这就需要把严格遵循工作规范贯穿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体而言,其一,要把质量方针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头等大事来抓,这就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形成有效、系统的网络保障体系,并以此全面地开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活动;其二,要密切关注建筑施工质量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按照相关工程项目质量的权威标准和运作规范以及其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过程搜集整理形成的其他相关信息来进行有效控制;其三,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不仅要事前确定控制对象和规定控制标准,其次要制定控制方法和选用合适的检验技术,并且还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来处理突发质量事故,由此实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事先的计划和控制图形成真正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其四,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方面,要在制定好各个工程项目环节时间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对人、财、物的需求量、工作顺序、项目工期等进行周密分析,通过流程优化来进行工程项目进度的管理与控制,从而避免由于时间紧急而匆匆收尾,从而形成各种质量隐患。

五、完善建筑施工质量的风险控制

对于现代建筑施工项目来说,建筑施工质量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工作量庞大、项目结果影响涉及面大且深远等重要特征,这就要求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甚至意想不到的风险。对于此,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其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建筑监管部门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要求来展开工程活动,从而从制度上规避了一些诸如质量缺陷隐患以及质量返修等可以事先杜绝前期质量风险;其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经营决策机制。这就需要针对可预期以及不可预期的各种风险开展逐项分析研究工作,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并通过反复排查隐患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避免在今后工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风险;其三,要持续开展和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都存在着质量风险隐患,通过良好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杜绝这些隐患中的很大一部分,这就需要要配备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的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把关每个环节,不疏漏任何一个微小的质量隐患,以此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在项目施工之前,就对进入现场进行操作的工程人员开展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对其在进入现场之后做好行考核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戴大双.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上一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城镇园林树木的栽植与养护管理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