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开启国际板的必要性及面临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2-09-14 01:10:00

浅谈我国开启国际板的必要性及面临的现实问题

【摘要】上半年有关国际板即将登陆A股市场的消息引发热议,监管层多次表示国际板推出在即,国务院也下发通知,要求研究建立国际板,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国际板推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国际板推出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认为国际板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但推出需要循序渐进。

【关键词】国际板;必要性;现实问题

一、适时推出国际板的必要性

国际板是指境外公司股票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本币计价交易形成的市场板块。从各国证券交易所吸引境外企业上市的做法来看,通常在上市规则中设立专门的章节或者制定单独的规则,这些规则体系在保持与本土公司上市要求基本一致的同时,也体现对境外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由此,这些境外上市公司就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通称“国标板”。国际板的独立性是相对于A股与B股市场上市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而言,是已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这些公司包括主要资产、业务和人员均在境内的红筹股公司和外国上市公司。

国务院也下发通知表示,要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见,国际板的推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推进外汇储备分流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国际板的推出,不仅可以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寻找变相通途,而且更为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减压另辟蹊径。中国投资者不必出境,就拥有了可以投资境外优秀跨国公司的便利。外国公司从国际板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若要投资我境外业务,则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欧元或日元,这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增长及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进而有利于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定与调控,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二)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创立国际板市场,将我国的证券市场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在市场运作机制、市场监管方式、市场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向国际标准靠拢乃至看齐,使得我国监管部门、证券公司、中介机构、公司股东等逐渐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国际惯例等,以此来促进国内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进一步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本市场发展格局。

(三)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交所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一个封闭的股市,它应该向着伦敦证交所和纽约证交所的目标模式挺进。因此,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加快上交所的国际化步伐,以推动各种国际金融资源在上海的集聚与整合。

(四)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拓宽我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国内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中能够投资的项目极为有限。而国际板的设立将能有效地缓解民间资本富余的投资需求,使国内那些缺乏海外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也能够方便地在本土对境外企业进行投资。

二、我国推出国际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诚然,推出国际板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很显然,我国推出国际板所需要的准备条件还不够充分,还要面临很多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相对薄弱,监管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基础制度上总体来看是存在错位,即行政干预多、市场化手段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新股发行实行核准制,不够市场化;二是发行定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市场化;三是我国股票市场至今缺乏做空机制,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未充分发挥,降低了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四是信息披露机制建设远未赶上市场本身的发展;五是证券市场淘汰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六是投资人利益保护等基本制度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强化。

国内证券监管和服务的法律制度建设、治理结构、市场监管和服务水平等差距不但无法满足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要求,与成熟的国际化交易所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在监管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头监管;二是监管越位,行政职能代替市场职能的领域过多;三是监管缺位,监管部门不作为,不能在投资人的利益受到掠夺的情况下扮演投资人利益的守护神;四是监管标准不一,整体监管构架并不完善;五是监管队伍的监管和服务能力需要提升。

(二)我国A股市场尚未成熟,B股市场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A股市场的不成熟是妨碍国际板推出的重要因素。目前,A股市场不成熟已是共识,与成熟市场相比,A股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三高”:首发价格高、二级市场价位高、市盈率高。市场中,投机的成分已远远超过投资的成分,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难以发挥。不仅如此,A股市场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虽然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大小非、大小限”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每逢一家公司IPO便会带来新的“大小非,大小限”,这会严重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平衡,为“三高”推波助澜。

B股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利用股票吸引外资的一种尝试。在当时外汇紧张的情况下,B股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事实上它也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建立初期就打开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通道。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迟滞,B股的发展面临严重挫折,不仅发行困难,交易市场也愈显冷清。在如今我国正在为超量外汇储备而发愁的现实情况下,反而对一些B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产生了困扰,它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三)对国内企业融资可能产生挤出效应

中国股票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解决本国企业的融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境内股市的融资功能还很落后。然而,开启国际板并不能帮助我国解决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弱的问题,相反,国外公司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我国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在目前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并不畅通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创业板开启还未稳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初现曙光之时,开启国际板应该更加谨慎。

(四)推出国际板面临一些具体操作难题

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难点需要解决。一是人民币资本项目未实现自由兑换,开放国际板,相当于变相地放开了外汇管制,要考虑可能会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对我国金融秩序、市场安全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冲击。二是目前国内股价普遍高于海外市场,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民币资产流失。三是募集资金的使用管理,是用于境内项目的投资,还是可用于境外投资。四是股票发行制度,是实行实质审核的核准制,还是实行形式审核的登记注册制等。这些技术问题的解决进度都制约着国际板的开通时间表。另外,如何选择优质的海外上市公司,如何有效降低我国的估值水平等相关问题也应充分考虑。

综上,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推进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是打造上海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但在监管水平还不够高、配套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资本市场基础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的情况下,推出国际板还需三思而后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蒋健蓉,于旭辉.设立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J].中国金融,2010(13).

[2]祁斌.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J].中国金融,2010(Z1).

[3]谈志琦.国际板是我国资本市场下一场重头戏[J].中国证券期货,2010(09).

[4]唐应茂.国际板建设的理论、制度和操作层面障碍[J].上海金融,2010(06).

[5]贺显南.从利益均衡的角度看股市国际板的推进[J].国际经贸探索,2010(06).

作者简介:南芸,女,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上一篇: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下一篇: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我国低碳经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