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9-14 11:49:08

高等中医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自1956我国首批4所中医院校创办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己经走过了56年的历程。在高等中医院校体育课中太极拳的教学内容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太极拳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内容不像其他球类运动一样生动灵活,总是引不起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此,本文采取了应对的措施,即要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讲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医学里的养生之道并结合身体的练习方法,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以多角度示范与纠正典型错误动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做到精讲多练,突出太极拳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使得高等中医院校太极拳教学发展的更好一些。

【关键词】高等中医院校太极拳教学新思维

前言: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拳术之一,深受大众喜爱。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融汇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高等中医院校设立这门必修课,这是与中医传统保健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大多数普通高校纳入公共体育课教学必修内容,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然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面对这些误区,高等中医院校太极拳教学应在其形式与内容上与时俱进,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能更好地为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所传承与发扬光大。

1、 太极拳教学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

动作,融汇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是"内外合一"的内功拳。太极拳重意念,使神气内敛,练太极拳要精神专注,排除杂念,将神收敛于内,而不被他事分神。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在向学生授课当中必须注重动作的阴阳变化,而在示范整个动作时需做出行如流水、连绵不绝特点,比如:"转身蹬脚"是太极拳难度较大的动作,它的特点及技术的重点、难点就是旋转。难在一脚悬空,单腿支撑的情况下旋转135度,即由分脚后的东北方向转向蹬脚的正西方向。完成这一动作主要靠腰胯的带动,腰为一身之主宰,是上体转动的关键,对协调全身动作、调整重心、平衡身躯、输送劲力,都起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可忽视全身其他方面协调一致的配合,须知要完成这样难度较大的动作,不可能光靠一腿支撑及腰胯的局部动作,而是需要整体的协作配合。

2、 让课堂中变的生动有趣

2.1紧跟科技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辅助太极拳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当代高校的体育课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使用多媒体来开展太极拳教学,可以将太极拳整个动作的图像、每个动作的简介、音乐、完整清晰准确地给学生们表现出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时变得生动有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动作演练规范准确,动作名称解说精简易懂,配乐优美等教学特点,还可以从多角度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与纠正典型错误动作相结合进行指导,让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容、方法、步骤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作用,经过反复次实验证明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起到较好的作用。尤其促进了学生对太极拳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的逐步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技术疑难问题以及学习效率。

2.2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采用分解教学法,在教学中把太极拳的每式动作分解成几。

个单个的动作,然后在逐步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野马分鬃"这一动作的教学中,可以先进行手上的动作教学,然后在进行脚步的练习,学生掌握后就可以把两个动作组合进行逐步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起每个动作时显得较为容易,单个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在把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进行练习,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2.3刚柔并济,攻防一体

每个动作的一招一式都代表着一个攻防含义,给学生讲述练习太极拳,要始终保持神静,排除思想杂念,使头脑静下来,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神静才能以意导气,气血才能周流。身体宜放松,不得紧张,因此上身要沉肩坠肘,下身要松胯松腰。肩松下垂即是沉肩;肘松而下坠即是坠肘;腰胯要松,不宜僵直呆板。体松则经脉畅达,气血周流。以简短语言将其竞技性传授给学生,特别要突出动作的攻防含义,如左搂膝拗步,对方用右脚踢击我左侧下路时,我用左手搂开对方攻来的脚,同时右掌向前推打反击对方胸部,使之向后跌倒。这样使太极拳的实用性与健身性合理化结合,彰显太极拳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全新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浓厚兴趣。

3 、统一考评标准

太极拳学习评价应淡化选拔功能,强化激励,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学评价不仅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太极拳教学评价按照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评价实行考教分离。在对太极拳技术进行评价的同时,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锻炼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内容。具体而言,考评内容应该包括:24式太极拳全套动作期末考核、学习态度、上课考勤、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课外锻炼、学习效果等)。

4 、结论建议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要避免教学误区,教学要突出其文化内涵,事实证明,学生在取得好成绩或成功时,内心非常愉快甚至表现出得意忘形,每当老师及时给予激励和赞美后,这时的学生不再是为你努力,而是在为自己把事情做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教程/李振斌主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力泉. 太极拳桩步健身[J]. 健身科学, 2001,(03)

[3]姜娟.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太极拳全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2.119读写算2012年第60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12年第60期读写算

上一篇:浅析中学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 下一篇:在反思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