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能探究

时间:2022-09-14 11:42:54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能探究

摘 要:初中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本文就怎样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能进行探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能;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96-01

初中物理实验课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物理课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个别学生存在实验技能的缺陷;有的实验可见度小,实验难于观察;一些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仪器来直接实验;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用实验进行展示。因此,怎样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

实验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肯花时间精心钻研教材,要做到心中有实验,教师在授课之前,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抓准实验重点和实验难点,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的再处理,对实验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拓展,同时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好实验中要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有的放矢的去寻找实验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课堂才会由此变得更精彩、有效。让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

二、培养学生好问习惯

主要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利用学生好奇心入手。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这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心理基础。好奇心又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为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各种问题,是潜在的创造力。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已有的探究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探索性,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多自制些直观教具,以便学生动手操作与观察。这些都会大大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并能引出探究行为,提出问题。当然适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也很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观察习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老师、同学或其它渠道解决这些问题。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实验,是否愿意认真地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呢?这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效果。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学生都愿意课下尝试,看看究竟纸杯能不能把水烧开。由此可见,比起教师的强行命令,实验本身的吸引力更能有效保证课外实验的有效性。

四、重视实验过程与实验方法

以前的物理实验仅仅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可,而初中物理新课标则指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也要注重学生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及实验过程的正确性。而在物理探究中,学生是中心,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主动动手操作,并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协作配合做好探究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要及时在实验室巡视,认真掌握学生实验的进程,多角度去观察他们所得出的物理实验读数、结果,检查其物理实验的记录是否保持了客观性与准确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配合是否协调,学生遇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解决或启发他们自己去处理,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探究实验的积极性及探究热情。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仪器操作规范,必须从学生开始接触实验就注意进行规范地指导,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科素养。

五、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应该树立新观念。教师要抛弃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端正教学思想,重视实验教学,杜绝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师要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套框子,不设圈子,不迷信权威,不限于课本,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说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落实在行动上。

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作为物理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实验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物理实验本身是一种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等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业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具有备实验室管理知识。教师不光要会做实验,还要管理好实验室,这样才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实验会管理,会准备实验,会维修、保养仪器设备,会自制教具。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要在教学大纲的引领下,灵活多样地使用教法,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 马应清.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2007;

[2] 赵爱梅.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2010.

上一篇: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