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二则)

时间:2022-09-14 10:43:08

给他一把扫帚

老王是局里的编外“警察”,60多岁了,却是全局公认的第一反扒高手。只他要往大街上一站,眼神那么一扫,再高明的小偷也得认栽。因为,老王以前就是个“贼王”,一年前还在大牢里蹲着。

他最后一次失手,是在四年前,因为盗窃被判了三年,监狱里念他年纪大了,给他减了半年刑,这让他感到意外,等到刑满释放时,他却不愿出去,对管教说,“我做了一辈子贼,你们还给我减刑,我不想再出去害人了,就让我留在劳改农场吧,随便于什么,有口饭吃就行。”管教说,“既然你想改过自新,那就更应该出去啊。”

走出监狱的大门,他自由了,却没地方可去。他从15岁开始闯荡江湖,做了一辈子扒手,曾经“七进七出”,没有家,没有亲人。身无分文的他直接去了派出所,所长亲手逮过他几次,算是“老朋友”,看见他又出来了,头都大了一圈。他说:“我不想再做扒手了,你帮帮我吧。”所长有些意外,当即给了他100元钱,再三叮嘱他,“你拿着这点钱先对付几天,千万别再偷了,我一定帮你想办法。”三天后,所长帮他联系了一个小区保洁员的工作。等他去了小区物业公司,对方得知他竟是个“七进宫”,立马紧张起来,这不是引“贼”入室吗?看到人家一脸难色,他识相地走了。

一连几天,他在街上游荡。快要弹尽粮绝。原来做个好人竟有这么难,这是他始料未及的,走在大街上,他垂头丧气,又有些忿忿,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一个鼓鼓的钱包。他下意识地伸出手,刚摸到钱包,忽又变了主意,拍了拍对方,“注意你的钱包。”那人满含感激地说了声“谢谢!”其实他另有打算,反正身上还剩了几块钱,等钱花光了再重操旧业不迟,好歹不能把自己饿死。

第二天一早,所长又找到他,说小区同意收你了,快去报到吧。后来他才知道,为这事,小区专门召开了一次业主大会,投票表决,竟然通过了。

总算有了安身之地,他吃住在小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扫地。他打心底里感激这份工作,感激这里所有的人,每天都把小区打扫得一尘不染,仿佛打扫自己的心灵。可有个毛病他老改不掉,见了人总爱盯人家的钱包,他就常常提醒进出的人:“你的包不能这么背,当心被小偷划了。”每逢这时,人家总是报以感激的目光,说声“谢谢”。渐渐地,小区的人都喜欢上了这个热心的老头,老远就跟他打招呼:“老王,这么早啊!”“呵,人老了睡不着,当是锻炼身体吧。”他像个耗子一样,胆战心惊地过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这么惬意过。他一边高声回应着,手中的扫帚舞得更欢了。

发工资那天,他欢天喜地上了街。准备尽情采购一番。可逛了大半天,一样东西也没买成,他一辈子没拿过这么踏实的钱。一分也舍不得花。钱没花出去,一个小偷却悄悄地向他下手。偷到祖师爷身上来了,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他觉得好气又好笑,一下就把那个倒霉蛋扭住了。到了派出所,所长忽然眼前一亮:“老王,你这身本事埋没了真可惜啊!”他一辈子没那么自豪过,拍拍胸脯说:“你是我的恩人,有啥事尽管吩咐,皱一下眉头不算好汉!”就这样,老王又多了一份兼职――义务反扒。

老王名气越来越大,那些小偷只要听说他上了街。都吓得不敢出来。后来,局里又把老王请了去,给我们这些后辈新秀办学习班,传授反扒经验,我们都管他叫师傅。老王常说,大半辈子都白活了,现在才像个人啊,如果不是他们给我一把扫帚,恐怕我要坐穿牢底了,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呢。

我时常跟别人讲老王的故事。或许,拯救一个迷失的灵魂,最高明的办法并不是惩罚,有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他一把“扫帚”,这并不难。

一幅新闻摄影作品的背后

看过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一列火车飞驰在青藏铁路大桥上,底下有一群藏羚羊横穿而过,前后排成一条纵队,与头顶上呼啸而来的火车形成直角。对照鲜明,静中有动,无声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铁路、风驰电掣的火车、欢快奔跑的藏羚羊,各取其道互不干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在方寸之间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

这是“《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图片”的获奖作品之一,题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作者是《大庆晚报》的摄影记者刘为强,

早在青藏铁路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充分考虑了环保课题,为了保障沿途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沿线共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2006年6月23日,一列试运行的火车驶过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五北大桥,与此同时,一批迁徙的藏羚羊从桥下经过,这一美妙和谐的瞬间,被刘为强手中的镜头定格了。

作品的摄影技巧无可挑剔,但换了别人恐怕也不难做到,难就难在,并非谁都能遇上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摄影者要与火车、藏羚羊同时出现在同一地点。尤其是火车与藏羚羊,二者不仅毫不相干,而且随时都在高速跑动,总不能让它们都乖乖地停下来给人拍吧?刘为强无疑是幸运的,占尽天时地利,这幅作品的产生几乎是个奇迹,获奖当属意料之中的事。

我对摄影粗通一二,业余时间也喜欢鼓捣两下。或许是无知者无畏,惊叹羡慕之余,我曾暗想,假如自己也有那么好的运气,恰巧赶上了,不照样能捧个大奖回来吗?直到前几日,偶然看到颁奖典礼重播,听了主持人与刘为强的一段对话,却令我汗颜不已,

主持人问他:“你看这张照片,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无人区,你和火车、藏羚羊,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空间的几率有多大?”

刘为强回答说:“用摄影的语言说这是一个瞬间,很短很短,因为藏羚羊生性特别胆小,即使人离得很远的情况下,它早已跑掉了。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在前面挖了一个掩体,有半米多深。我潜伏在掩体中,上面再盖上东西,所以藏羚羊才能有幸从对面冲到我的镜头跟前,实际上藏羚羊经过的时候大约也就是几秒钟,但是我在掩体中等了8天8夜!”

主持人又问:“当你等到第7天的时候,怎么知道第8天藏羚羊一定会来?如果第8天还不来,第10天还不来。你怎么办?”

刘为强不假思索:“我还会等下去,实际上我也知道,就是等到8天,甚至等到18天也不一定能等到这个瞬间,但是作为一个记者,我就应该坚守在那儿,就是为一个美好的瞬间,我可以等,别说是8天,18天、28天我也会等……”

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奇迹”并非妙手偶得,而是势在必得,在那一瞬间来临之前,有可能是永无止境的默默追求!想起另一位摄影家弗兰斯,他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著名摄影记者。曾有不少人问过他:“你对自己最成功的那幅作品有何体会?”他这样回答:“人们总是喜欢问我照片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我告诉他们,这张照片的曝光是43年又1/30秒!”

当一夜成名、一日暴富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一再上演时,人们总是习惯称之为奇迹,然后津津乐道,艳羡不已。的确,奇迹往往在瞬间产生,谁不渴望一觉醒来,好运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可有一个事实谁也无法否认――世上没有哪个人创造奇迹是依靠瞬间偶得的,偶得的事情从来未曾发生过。

上一篇:千奇百怪“野蛮雨”等 下一篇:想起了那次朗诵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