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科普节目如何保持科学品质

时间:2022-09-14 08:40:00

浅析电视科普节目如何保持科学品质

摘 要:一档科学性、教学性强的节目可能很难获得较高的收视率,然而,科普节目如果脱离了科学与说教,似乎也就不能称其为科普节目。因此,电视科普节目要想得到观众的喜欢,首先要提高节目的可视性。而国内不少电视科普类节目为了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有的办得浮躁、粗浅杂乱,反而让观众更加反感;有的办得上档次、有水平,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成为在同质化竞争中的“优胜者”。例如,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它的成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特别它在节目中悬念的设置,一扫节目枯燥乏味的局面,增强了节目中故事的曲折性,使观众在寻求答案和印证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但与此同时,一个新名词出现了――“伪科学”。本文以《走近科学》为例,分析如何避免电视科普节目走向“伪科学”,从而保持科学品质

关键词:电视科普节目;科学品质;《走近科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45-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电视科学节目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电视科学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电视科学节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缺失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科学传播的根本任务便是让科学知识走向公众,从而促进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与理解。而以往,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科学节目通常被赋予了严肃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使命,侧重的是宣传科学规律、科普常识和科学精神。但随着电视科学节目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娱乐化思潮席卷整个大众传播领域,电视科学节目开始出现了不良的发展态势,甚至一些与“科学”本质和“科学”本体相违背的“伪科学”理念相继浸淫到电视科学的制作和生产环节当中。

通常认为,科普类电视节目是由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摄制的、面向公众的、以进行科学教育和提高公众素养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的总称。它们以广泛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承担着纪录科技发展、普及文化知识及展示科学精神的高尚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科普事业的愈加关注和大力支持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电视科普节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的媒介生态。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科教节目沿袭的大多是电影科教片的模式,主要是强调知识性,当然这种类型的节目有其优点,比如说固定模式的传播易于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单一的内容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把一个科学知识讲深讲透,但由此带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一是观众的参与度低,节目的着力点停留在“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授上;

二是节目往往将“讲解科学知识”作为终极传播目标,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三是在拍摄、制作、包装等环节上相对落后,节目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从媒介传播属性来看,电视的声画语言同时传播所带来的形象性、观赏性和真实性,最终使其成为科普传播的“第一媒体”,并引领科普传播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并未充分发挥电视的上述优势,而是长期存在内容高于形式的缺憾,干瘪的科技知识讲解使得节目主题虽然深刻,但却枯燥乏味,缺乏亲和力和对受众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讲究叙事技巧和叙事风格,追求悬念,也就是开始讲故事了”,这本无可厚非,确实科普节目注重叙事技巧这是必要的,适当设置悬念,运用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法,可以使节目形象生动,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加强传播效果。但科普节目的叙事技巧应该是先大事化小,再以小见大,用通俗的语言,从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小事中,深入浅出地讲出科学道理来。

“科技普及一方面要向公众传播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提高公众的科技判断力的任务,使公众具有与科学家讨论科技发展与科技应用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判断能力。”这无疑是当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尚未实现的“效果彼岸”。《走近科学》曾制作的一些神秘现象系列节目,其实就是拿当事人的疾病、生理上的疑难杂症,或者是因为当事者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幻听、幻视、偏执、狂想、自我暗示等做文章,猎奇色彩下缺乏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科学价值。

对于科普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对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电视科普节目要把“公众理解科学”作为节目创作的基点和支点,要“注重科学意识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毕竟科学的普及并不仅仅在科学知识传达的层面,还要在科学方法上做文章,注重科学的过程的展示及其中的科学性与科学内涵,力图“促进公众在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关系中全面理解科学技术”。

在央视众多栏目中,《走近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试图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与科学热点、疑点话题的解析相结合。这种节目追求无疑暗合了美国探索频道提出的“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的成功经验和制作理念,从而也试图去“找到最好的讲故事方法,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最终将科学问题转化为观众感兴趣的节目。

科普类节目要大众化、娱乐化,但绝不能庸俗化。因为科学本身是严肃、高尚,理性色彩浓厚,如果电视科普节目丧失了科学性,一味的媚俗化,就不会获得观众的信任。因此,科普栏目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栏目品质。

总的来说,作为电视科普节目的主体,电视从业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科学权威,不迷信权威的观点;对科技界所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反常事件保持谨慎的态度,冷静地加以分析;为避免自身工作中的失误,应尽可能地对客体进行查证,检验其真实性,避免盲从。在始终牢牢把握科学信息传播的核心的同时,力求有效传播,克服片面迎合受众的倾向,追求电视科普节目“明”、“好”、“乐”的真科学境界。

顾名思义,所谓传播“真科学”的第一重境界“明”即是指受众通过观看电视科普节目能够真正的明确的认知与了解节目所传播的科学知识。这就要求科普节目应以“普及科学”为核心诉求,亲近受众,给受众以“通俗易懂”的传播面目。

从知识习得的角度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人和从内心里非常快乐地想要探究某一领域知识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对于电视科普节目来说,其在实现传播科技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和理性思考功能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设计出更优的传播形式,以便帮助受众在“心悦诚服”地心理状态下获得相关的知识。《走近科学》曾经在“预防破伤风”的节目中,这样形容当时人们害怕接种牛痘疫苗的情形――“人们害怕长出牛角,像牛一样哞哞叫”,如此一来就显得很风趣、也很形象地道出了当时一些人的惧怕和不无担忧。

所谓“乐之”,是指受众乐于积极主动的观看电视科普节目,喜于通过电视科普节目来走近科学。这就是对电视科普节目的更高要求,让其巧妙地将“走近科学”与“走近艺术”结合起来,在保证科学的严肃、高尚、理性、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增加科教节目的艺术审美力和对受众的“艺术吸引力”,将“说教”变为一种轻松活泼的“受教”,从而在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的同时,使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得到电视艺术的“美”的享受。

总之,电视科普节目一定要避免娱乐化手段的过度泛滥运用,避免科学知识的情绪化传播及其传播效果的消解作用,保持电视科普节目的“科学品质”,更要避免电视科普节目滑向“伪科学”的传播深渊。但目前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创新,是电视科普节目实现上述传播目标的最为根本的建设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校人文与科学教育丛书:科学与伪科学的分野[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谭树慰.电视科普节目制作[M].电视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刘朝民 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研究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黄昌林.论电视的叙事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形态[M].新华出版社.

[5]严金海.中国20年伪科学现象透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扬琴初学者应怎样打好基础 下一篇:浅谈影视媒体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宣传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