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自等待

时间:2022-09-14 07:39:3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这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们都为这位母亲庆幸,因为她的等待、倾听,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小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是立即让学生坐下,继续自己的教学,还是像那位母亲一样,耐心等待,认真倾听,让学生把话说完呢?对此,笔者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有了更深的体会:精彩源自等待。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有一道例题:“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一共要付多少元?”由于这样的购物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很快就列出了预想的算式:12×3+15×4,并很好地理解了运算的顺序,解决了问题。之后,笔者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解法吗?”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老师,还可以用12+15。”笔者皱皱眉头,其他学生也哄起来说:“错了,错了。”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帮助这位学生纠正错误,笔者用手势示意学生安静。“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先用12+15算出买一副中国象棋和一副围棋要付多少元,如果买了3副中国象棋和3副围棋,就需要付(12+15)×3=81(元),再加上一副围棋15元,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81+15=96(元)。”听过之后,笔者暗自庆幸,幸亏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尽管这种方法不够简捷,但却是学生运用假设思想,得到的一种全新解法。于是,笔者马上表扬了他的创新想法,其他学生也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

受到启发,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可以先假设买了4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就要付(12+15)×4=108(元),再退还一副中国象棋,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108-12=96(元)。”

通过这个教例,笔者在想:虽然学生列出的算式已超出了这节课的范围,但却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一次迸发,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精彩。试想,如果当时笔者真的打断他的话,不耐烦地让他“坐下”,不再等待,不再倾听,就不会有后来新颖的解题方法,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正确想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有欠缺的想法给予点拨,让学生补充完善;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急于下结论,而是从错误的想法出发,引导点拨,让学生亲身经历找到正确结论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情感媒介的作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畅饮知识的琼浆,完成个性的发展。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中心小学 231541)

上一篇:为估算教学创设合适的情境 下一篇: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