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和对策浅析

时间:2022-09-14 05:50:08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和对策浅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4)02-000-01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笔者对于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公司治理

近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使得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不断的整合和合并过程中对于内部治理结构凸显着许多的问题。

一、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所有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

现代企业的发展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如此,两权的分离便产生了解释其的委托理论。从委托的角度来看,公司的内部治理的结构是对于公司进行治理的一种内部契约。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全体人民,国资委或者财政部只是代全体人民行使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这样的话便产生一种现象,由于国资委或者财政部并无对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也对于其收益也不具有所有权,当然也不具有相应的责任。于是解释两权分离的理论变成了一种对于公司实现盈利的经济目标和实现管理者政治目标的一种混合体,这样便会产生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的情况。

(二)、监督机制不到位导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监事会的职能是监督代表所有者的董事会是否因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危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设立监事会的初始目的是使其和董事会、股东会于一起形成多层次的监督和管理机构。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一是监事会和董事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二是对于监事会的成员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导致监事会行使其权利时监督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对于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不足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其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可以用委托理论来解释,对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激励约束两个方面来解决。然而,对于国有企业的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却不健全:

首先,在的激励问题上,对于经理层的激励往往不能反映相应的事实情况,由于限薪令等政策的限制,国有企业的经理层无法得到与其业绩相对应的物质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许多的国有企业经理对于企业的贡献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也会影响其积极性。

其次,在对经理层的约束方面,由于经理层要经营企业,因此必须对其要赋予一定的权力来处理日常的经营事务,然而经理层的权力和其薪酬出现了与其业绩不相对称的粘性,即权力越大,当业绩上升时对于其奖励会相应的上升,而业绩下降时却出现与其业绩相反方向的奖励政策。

二、对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议

(一)、深入国有企业多元化的改革

首先,对于关系到民生或者对于经济命脉有着重要作用的国有企业在对其进行绝对控股或者相对控股的前提下,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让员工对企业进行参股等方式,对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配置。这样的话,通过引入新鲜的血液可以产生公有制形式为主的多元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其次,对于除了上述管理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则是可以通过完全或者部分剥离,使其成为合营企业或者完全剥离变成民营企业等方式,退出其对于企业的控制权,让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行良性的竞争,这样更有助于其未来的发展,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二)、深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改善内部治理体系

对于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方面,应当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加强监事会职能的优化和完善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使得监事会在行使其权力时能够保持其独立性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另外,还应当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信息沟通渠道的构建,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当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加强对于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的监督。

(三)、调整对于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于经理层的激励机制方面,应当注重中长期激励和精神激励发挥的作用。中长期激励方面,应当对经理层实现期权激励和与股息红利收入挂钩的激励形式。同时也应当注重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这样可以完善激励的层次,从而达到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激励体制。另外,精神激励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应当对于国有企业的经理层做出的业绩进行肯定,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对其进行表扬,这样的话可以满足其高层次的需求,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职业优越感,这样的话,就能很好的调动经理层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方面,由于管理层的权力是其进行公司治理的必要前提,而管理层的权力又是导致公司的业绩和管理层薪酬之间存在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通过研究发现,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沟通渠道以及管理层在其控股的母公司领取薪酬等方式能有效的抑制这种粘性,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迫在眉睫。

结语: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生方式而导致其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同市场经济状况下的企业有所不同,然而随着我国对于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凸显。在认识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应当理性面对,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本文给出了作者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点意见,希望能够对于我国的公司治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梁冬青.关于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问题探究. 煤 炭 工 程.2010:124.

[2] 张积.浅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37.

上一篇:《商品采购管理》课程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