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育和谐师生关系

时间:2022-09-14 05:45:03

浅析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育和谐师生关系

【摘 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培育。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是要注重自身言行的塑造,二是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三是要在师生互动中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生关系 和谐 培育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在自身言行塑造中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言行举止一定要有分寸,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教师要守时检查,对学生承诺做到的,一定要做到,这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原则。学生能否按照教师的管理思路去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认识的可信度。教师要以身作则,一个处处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成为表率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和仿效的楷模,而且会引起学生内心由衷的崇敬向往心理,这对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提升自己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3.教师要持之以恒,深入细致的工作。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能力、个性特点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恒心、耐心和毅力。当学生出现问题,教师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在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中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只有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心,才能满腔热情的关怀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可以考虑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鼓励他们,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们,赏识与鼓励是学生前进中最好的动力。学生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他们的热爱,这也说明一个道理: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2.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信任你,建立共同语言,在融洽气氛中沟通感情,班主任工作也就更得心应手。

3.要了解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期盼着自己的特长能发挥出来,更期盼得到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效发挥部分学生的特长,让他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避免带有偏见、成见的方式对待学生,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学生的合理需求,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给予合理的解决和满足,使师生各自的认知能彼此相容。

三、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1.整体教育。当班上出现某种不良的现象需进行整体教育时,最好是只谈现象,不点名批评。虽然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但教师应注重批评的技巧。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的感情的目的,可以让学生针对不良现象进行讨论,充分分析其利弊,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间往往会产生相一致的看法,同学们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来,,问题解决起来往往会就会容易得多,效果也会好很多。

2.个别教育。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把老师的肯定看作一种精神需要,一种上进的动力。我们应力求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有些问题在学校解决不了,需要同家长们共同解决时,切记不要在家长面前痛陈学生的不足之处。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只有家校合力才能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引导。

3.潜心制定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确定班训,这是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全体成员的努力方向。其次要制定班规,作为一种制度来约束班级成员的行为。班规的制定最好是由教师提思路,班委成员组织,学生来集体拟定。班规要有民主性、科学性、激励性。

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培养班级。要带好一个班级,就要有长远的目标。作为班主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设法营造一个“团结、稳定、拼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信心和力量,深入调查了解学生性格、志趣、理想、追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案,从而有效的教育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善意地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激励其成材。同时还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教育教学工作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

上一篇:浅谈中学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下一篇:新时期农牧区初中班主任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