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科技,夸父追日的徒劳

时间:2022-09-14 05:41:02

服装科技,夸父追日的徒劳

雅戈尔从棉田到市场的垂直产业链成就了雅戈尔纺织服装大鳄的声名,这个过程用了二十多年。

凡客诚品,每天卖掉的衬衫总量轻轻松松的超过了雅戈尔,这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年。

现在行业奇迹的新版本是:一个企业做衬衫,它送给你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东西呢?有50种衬衫的面料和一根尺子,你花三分钟时间量一量你的尺寸:如领围,胸围,腰围,肩宽等等,量完以后,以短信或者网络方式把尺寸信息发到某个网站里面,24小时以后,你可以拿到这一件你定制的衬衫。它的售价?一千块钱。这个网站花了一年时间创造了价值约1亿美元的市场。

在信息、物流、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以赚取加工费为主的服装企业已经深深了解——时代正促使他们做出变革:科技已经颠覆传统企业财富积累的速度,同时也成为全球纺织服装企业财富分割的新工具。

从2007年到2012年,含有高科技元素的男式服装已火速上升了50%,女士服装的科技化脚步比男装稍晚一些,但北美权威统计机构NPD预测,女装高科技将在2013年迎来变革:科技服装的每年潜在收入将会在500亿美元以上。

在产业升级,制造业萎缩的敏感时期,中国企业,正积极备战。

我们的“眼睛”追不上他们的“手”

位于美国比佛利山的PRADA专卖店交互式试衣间是一个面积约为0.75平方米的小房间,由Privalite高科技玻璃制成。这种玻璃的好处是,只要用开关的方式就能方便地控制玻璃透明与否,不需要窗帘就可既保证采光又拥有私密性。试衣间里还配有一个采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小型衣橱,只要把衣服挂在这个衣橱里,系统就会通过射频扫描出衣服的相关信息,并显示在一个可以触摸的屏幕上,包括衣服的颜色、大小、价格等,方便试衣服的人再次挑选。不仅如此,试衣间里还有一个“视频魔镜”,人们站在那里,魔镜就会缓慢播放试衣者的多角度、全方位活动图像。

美国著名的百货商店Bloomingdales的纽约店是最早尝试“智能试衣”的商铺之一,试衣者根本不需要走进试衣间,在试衣间外也有一面“魔镜”,顾客们看中的衣服能在镜子里显示出来,只要往镜子前一站就可以看到穿上新衣服后的形象。接着,他们通过墙上的触摸屏将自己在镜前的造型发送到一个网站上,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在另一端看到,并很快做出评价。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服装产业将步入发展的新纪元。虚拟模特、无线随处穿服饰、聪明衣服、可以穿的电脑服装……所有这一切均证明:科技与服装产业息息相关、互融共生。”法国时装协会主席格拉斯曼说,“同时,由于服装是终端产品,除了本身流行的服饰文化艺术内涵以外,服装辅料及设备的科技进步最终将在服装上体现,服装正成为现代科技进步的载体”。

高科技服装店已经出现,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也已进入服装零售终端。看到一些web的文字和视频后,一些人惊呼科技改变生活,一些人则认为高科技虽好,但未必能够达成一个产业的真正普及率。

中国的服装企业对这样的科技就是当“噱头”看待。一名中国棉纺织品企业的老板说,中国大部分的老板都会注重“科技的销售转化率”,试衣间里搞一个视频魔镜究竟能增加多少销售,这很难说,只是“你如果有钱就搞一个吧,表明你在这个行业的领先形象”。与比弗利山PRADA专卖店展现的科技产品相比,他更相信日本三越百货那种更“平民化”和“亲和力”的试衣间能产生经济效益,那里统一安装了IP电话和液晶显示屏。当试衣者发现自己拿进试衣间的服装不适合自己时,可以立即通过联网的显示屏查询店里服装的其他款式、大小、库存。此外,试衣者还可以通过IP电话和外面的店员交流,不需要一趟趟在试衣间和挂衣架之间奔跑。

近年来活跃于影视制作、互联网新媒体、时尚科技等行业的卢晓康呼吁服装科技的执行者不该有“实际应用”的心态:“未来可能对服装行业的制造和营销产生重大影响的几项科技,其中有很多是四十多年前被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所预言的科技,比如:三维人体和服装仿真重建;人体数据大规模、智能化测量;远程数字化服装搭配试穿;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人性化、智能化、高性能电子商务等。这些时尚科技的发展对服装行业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塑造整个产业链,极大地提高整个行业的效能,”卢晓康相信,服装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最古老的产业,是展示和运用科技力量改变产业方式的最佳实验场。

但是,为了眼下“活着”,没有任何企业愿意花巨资为服装科技的“远期效应”买单,一项技术如果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磨合,中国的企业家几乎会集体选择放弃。——那么,“实用至上”的短期投资,真的能为中国服装产业迎来新的生命周期吗?

卢晓康说,没有眼光和一致的集体行动是没有未来的:“如今的生活节奏使得消费者平均光顾服装店的时间比以前大大减少。当一个消费者走进一家150平米或者面积更大的服装店,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最佳搭配,真的不容易做到,而且现在是体验经济的时代,一切都讲究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些智能试衣的高科技产品才会应运而生。如果“短视”,必然会把这样的科技产品视作噱头,而不会认可这项科技的价值前景。

这一切就像PRADA试衣间的魔镜,照出了“远见者”驾驭科技的卓越能力,同时也照出了“短视者”与科技产品之间遥远的距离。

我们的“手”追不上他们的“思想”

在制造业萎缩,产业链升级的敏感时期,那些有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很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并且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

“汉麻世家”是雅戈尔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投资近3个亿。据了解“汉麻世家”深扎市场一线,让汉麻的吸湿、透气、抗辐射等特性广泛传播,同时,其环保的概念——由麻杆、麻籽、麻的叶、花、根等加工而成,大麻纤维的综合利用更是横跨12大行业,名副其实的纤维资源也深入人心。产品从家居产品,到睡衣、内衣、衬衫、西装等均价格不菲。企业方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回报率,但负责人透露回报率“相当可观”。

记者算了算,近3年,雅戈尔申报了30项专利,其中就有“水柔棉”、“新昊棉”等多个新型面料专利,“市场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新概念、新材料、新款式。”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认为“汉麻”值得图谋长远。在欧美市场,“汉麻”的价格是棉花的两倍,且需求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目前在国内,“汉麻”面料为雅戈尔所独享,依靠这种面料开发服装,雅戈尔的产品具备了较高附加值以及排他性的竞争优势。

2010年,雅戈尔集团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达到1.15亿元,2011新产品销售收入6.33亿元,新产品销售利润1.29亿元,到了2012年,科技创造的利润,占到当年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的23.72%。

除了雅戈尔这样的巨无霸,还有江苏霞客环保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中型规模的企业也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我们真是托了科技创新的福,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也能有利可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淑君表示,即便是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时,公司的利润率也一直保持在10%左右,而且订单量没有减少。据介绍,霞客环保彩纤的生产流程中无添加剂和燃料堆积,完全符合国际市场对环保的苛刻要求,而且所有的产品质量控制得好,无色差,可使下游企业平均节约10-15%的着色成本。

光明的前景和已证实的市场利润正成为中国企业家们投身科技最大的动力,但是,中国企业家们对科技的热情,并没有为中国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命运的转折。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经高达80%,中国目前连40%都还没有达到。

这是为什么呢?

看看目前对于服装科技应用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或许能了解个中原因: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是依靠“引进”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的,却并没有足够重视“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引进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嵌入”到企业的创新体系中去,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落后-引进-又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被动局面。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加强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以获取或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拥有数千项甚至上万项技术创新专利,而我国有的大型纺织企业甚至多年来连一项专利都未申请过。

再看发达国家的服装制造技术,几乎无一例外,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会强调“技术的突破性”,而不是投入使用后的销售收入,他们对待服装科技,显得一丝不苟。

比如意大利GeoxSpa公司与专业高校联合研究出会“呼吸”的服装。这种服装适合于大运动量活动的人群穿着。根据人体运动产生热量会导致冷凝,出现汗水蒸发的现象,GeoxSpa公司利用物理学对流原理开发出这款新产品,在服装的填料下面装有区间隔装置,并配置会“呼吸”的导流带,由于这条带子下面有透气和防水薄膜,因此汗水蒸发时热气能顺畅排出,水分不会驻留其间,保持了衣物的干爽,减少了衣物穿着的不舒适性——这种技术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它既没有带来惊人的销售收入,也没有在市场上进行大范围的使用。

还有模仿鲨鱼皮肤超伸展纤维面料已被用于各式泳衣中: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工艺上采用的仿生学原理,在接缝处模仿人类的肌腱,产品从面料到制作都能为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提供动力——这些综合技术目前只在少数游泳运动员和高端品牌的少数产品中使用。

更神奇的是可降解服装。上海世博会期间,德国馆工作人员穿着的白色T恤衫,外观上与通常的棉质衣物没有什么差别,但不同的是,由于预先做过相应化学处理,它在使用废弃之后可以快速降解。这种T恤衫一旦接触到相应的细菌环境,便会被完全地分解掉,就连衣物染料和纽扣也不会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环境隐患——当然,这样的服装更没有大范围应用的领域。

这些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不仅无法“一眼就看穿”,也无法立刻获得市场高额回报。但是,他们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科技贡献率”,以及更长远的市场效益。

——说到这,一个不引人关注的问题产生了:我们把这一切称之为锦上添花的“高科技”,但他们把这一切称之为必须投入的“制造技术”。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是我们尚未正视的差距。

这不禁让人想起,国人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意大利男装秀,看完后私下表示很失望,普通的色彩,平淡的款式,似乎意大利男装代表的高度只是虚幻。而专业人士明白,那些服装的精髓在内部、在技术。对意大利男装而言,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是包括面料、工艺、板型等在内的综合技术含量——这里蕴含了他们自主创新的“突破性技术”,而秀场上无法探知其全部精华。

对于服装产品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色彩、面料、板型、款式等等,似乎有很多答案,又似乎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完全诠释。法国国宝级工艺大师Marcel Natan给出的答案是:服装制造技术将是现在和未来服装产品的等级区分标准。从这位几乎对所有高级时装品牌提供技术支持的知名人物的观点中,我们似乎能够意识到隐藏在高级时装光环下面的服装真正价值所在。

意大利纺织技术教育研发中心总裁Pier Ettore Pellerey说:“国外企业最初的发展实际上和中国以及世界各国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国外企业更注重教育、研发以及技术应用、开放性的培养,因此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德国拥有非常多的让人尊敬的制造业技工,德国制造业就是凭借广泛且大量的技工,才使得德国在技术转型升级上走得比其他国家要快要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他们对待技术的态度让人尊敬,中国制造业要想发展好、转型好就要培养好基础技工,这才是根本。据我所知在中国的大部分技工学校都没有充分培养好职业技工。”

一件衣服从纱线、纽扣、缝制工艺、版型、色彩、功能等全方位的制造技术,才是“科技”的全部“含金量”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会在确定它必然产生高额销售收入时才肯投入研发的热情。

“我很高兴来到中国这样一个每天可以生产几十万件服装的国家,在我们那里,做一件衣服可要3个月时间。”Gattinoni公司的总经理Stefano Dominella曾经这样隐晦的嘲讽中国与意大利“技术制造”之间的观念差别,他还以“穿着一件独一无二的服装所带给你的享受”来解释他所说的奢侈的精华,一种在时装设计领域里反商业化的精神。他以意大利式的骄傲不乏偏激地说:“中国人对奢华其实一无所知,什么时候你们知道奢华的真正内涵的时候,才能真正抢意大利人的饭碗。”

在Stefano Dominella的眼中,科技不仅仅隐藏在面料中,更藏在那种科技至上的骄傲的灵魂中。正因为意大利人对制造工作的一丝不苟和骄傲心态,才产生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力的享誉全球的纺织服装企业。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你们根本不应该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这就是告诉世人,中国会卖给我们包括电器,甚至汽车在内的日用产品,但是无法给世界提供最有价值的思想,或者叫价值观。这句话既说出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是什么,也点出了中国最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价值观:对科技的崇尚,尊敬以及质朴的追求。

强大的经济实力,拥有世界最顶尖的技术,超强的世界号召力,都源自“企业的科技价值观”,它最终成为纺织服装科技发展向前走的重要动力,也最终会成就“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企业。

但是,光靠价值观,能保持先进生产力的持续繁荣吗?它的背后,必然有制度的支撑,或者更复杂庞大系统的支撑。

我们的“思想”追不上他们的“体制”

确实,技术创新的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一百个立项,到最后大约只有五个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十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一、二个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在一百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回报。单独看这百分之一的“有回报”的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其它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其实也算是相当高。但是如果把那99项失败项目的研发成本也算进去,那么,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

这里,当然存在“资金与风险”分摊的渠道。

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其主要创新行为主体是“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级政府”的综合体,如此多的机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创新任务。比如,为了扶持技术创新活动,大企业会下设科学研究机构,其下属生产机构通常也设有科研单位。比如全美上万家企业有研究与发展实验室,雇佣着约300万科技人员,占全国就业科技人员的60%-70%。每年投入的科研资金达1000多亿美元,占全国科研开支的70%。

事实上,各国都在充分利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积极扶持本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将“国家形象”与“品牌形象”打包行销,努力寻找比较优势,力图为本国的制造业贴上更具商业价值的标签。

意大利参、众两院已经先后通过法案,规定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只有全部或主要加工工序在意境内完成的服装、鞋具、皮革制品,才能获许贴上“意大利制造”的标签。对于不是全部工序都在意大利完成的产品,必须标明“海外工作”的地点和具体工序,违反这一法律的企业将面临罚款甚至停业的处罚。

美国也开始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同时,随着海外劳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超长供应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原先位于海外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本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正在摇身变为“美国制造”。

欧盟委员会由此提出“新工业革命”理念,强调技术创新、结构改革,改变碳氢化合物为主的能源结构,更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同时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包括机器人、数字技术、先进材料、可循环能源等新兴产业。

加拿大政府为了增强本土服装,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针对性地出台了技术规划20年战略蓝图,并提出了“创新,商业化,加强业界交流”的具体方向。规划聚焦在产品上,要求企业提高生产中应用型IT技术,例如对不同技术的编织和非编织机器的升级组合,对不同材质纤维的纳米与生物特性的再创造,以此强化企业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并保持国际的领先地位。

所有高科技制造业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制造业保护,乃至全国经济调整的重要砝码。“这将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形成围堵之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欧美等国正在借高新技术引领的“再工业化”重新搭起贸易壁垒,并且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规则,重夺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

相比之下,中国没有办法筹措那么巨大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也没有系统的政府扶持措施。很多企业期望购买专利来实现“半步创新”,成本一般只要这项专利技术研发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引进的必然是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自主研发所可能遭遇的99%的失败。这样,我们发明的专利数量虽然比发达国家少,技术创新的速度却可以比发达国家快得多。

但是,这样的“如意算盘”也存在执行难度。发达国家很警惕“技术”的外泄,除了在本国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商业往来中,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只放在本国。在纺织服装领域,中国连“学习”制造技术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购买专利技术研发。另外,就算我们可以靠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创新,也并不是简单的拿来就能够运用,引进来的技术必须经过改进、消化、吸收以后,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即使靠引进,也必须保持一个研发队伍。

其实,中国政府也从各个层面扶持科技创新,一些富裕的地方政府更是拿出实际行动去支持创新,比如2012年,石狮市华奇环保印花有限公司承担的纺织新型冷转移印花系统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计划500万元的考研经费资助,刷新了石狮企业获得上级科研经费资助、奖励金额的新纪录。此外,石狮的其他3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评估获得授牌;7个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累计获得国家无偿资金支持465万元。

这种规模的地方性财政支持已较前有所提高,但相对于庞大的等米下锅的各种制造技术的具体需求而言,还是杯水车薪。业界需要更有针对性、更灵活的扶持政策以及财政补助,以帮助他们度过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

我们的“体制”追不上自己“无序的脚步”

有专家指出,在技术立国方面,日本对我们最具借鉴意义。二战后,他们的技术几乎是“零起步”: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技术基础,没有繁荣的国内消费支撑。

但是立下的一条国策就是技术立国:不断研发,提高技术,吃技术的饭,并一直死死盯着这条路走。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高度一致,天天商量、磋商,慢慢往下执行。

日本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贷款筹资(区别于美国式的股票型直接融资体系),银行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只要企业研发项目,银行就给贷款。

“日本优秀的制造能力、制作技术是靠市镇上的小工厂、街道工厂来支撑的”,它们对日本的高技术产业赢得世界竞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很多从街道工厂、地方小企业成长起来的日本中小企业,占据世界市场领先地位,出现了能够制造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产品的“onlyone”(只此一家)企业”。朝日啤酒常务董事川面克行很骄傲他们的小企业能够承担这样的国家重任:“这也和我们的教育有关,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专注于一件事物的人是最优秀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技术研发人员乐于从事生产技术的研究,结果,许多在欧美国家发明或试制成产品的革新技术,却在日本首先得到了实用化和商品化。回顾20世纪38种重大革新产品的“发明国”、“新产品化国”(首先使该发明转化为新产品的国家)以及“商品化国”(首先实现其商品化的国家)进行的比较表明,日本贡献的发明是零,而实现商品化的产品却有24种之多;美国贡献的发明多达29种,而最终实现商品化的仅有6种;欧洲贡献的发明有11种,而实现商品化的仅有2种。

总之,日本的做法可简单地概括为: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可以获得的最佳技术,然后引进、改造、改良。

2011年日本知识产权的海外收入受全球经济影响减少了1.1%,但向海外支付却减少了7.3%。“这表明日本对海外知识产权的依存度正在降低,同时其技术立国的传统在1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北京市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表示。对于正在饱受经济通缩、出口萎缩和贸易赤字之苦的日本而言,不断增强的知识产权国际盈余,照亮了未来的路。

可以说,日本成功的借他人之手,完成了本国的技术改造。

按理,我们也可以像日本过去那样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来实现技术跨越。虽然在大竞争的时代,任何一个居于优势的国家都不会将真正的先进技术拿出来转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片面地认为只有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特别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力度,才能摆脱西方的羁绊、迎头赶上西方。日本的历史表明:对于后发达国家来讲,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有时比技术创新更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但是,当今中国存在日本没有的诸多“弊端”,是我们无法完全照搬日本技术立国之路的障碍:如对人才的教育,对于专注的精神培养是欠缺的;如大学的纺织服装基础研究依然是欠缺的;如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产权法,不仅纸面上很糟糕,而且执行的还很零碎,不全面;如政府拨款的资金支持模式,据经济合作组织统计,大部分用于科研的资金被浪费了,最终还是落得“经费不足”的结果。

——在日本,“好奇心”和“好胜心”驱使的科技立国之路,如果照搬到中国,必须克服“与社会环境脱节和政治化”等中国特色的弊端。对于中国来说,把新想法从实验室里应用到市场上,还有更长更弯曲的路要走。

有国外资深服装人士说,任何一个行业的崛起都是“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一批总体水平都处于中上水平的企业”构成的,如果行业里只有少数企业拥有“中上水平”,那么,整个行业的发展程度一定只能停留在“皮毛”上——因为,它没有养分供它更快速的向上成长和向下渗透。

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生产力,但追其原因,他们不可能“人人玩高科技,个个搞高精尖”,产业结构总是呈金字塔型分布的,金字塔上部的高端确实挣钱,但是养不活整个国家,真正能养活“国家”的是挨着金字塔尖下的那一批“中间份子”。而中国的服装科技,第一,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第二缺乏“一批”中间份子,那些“少数”科技派纺织服装的企业,因此没有了代表中国行业形象的“资格”,他们仅仅是靠着单枪匹马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服装的科技行业增添了“皮毛”般的装饰。

中国服装产业应该是最早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不断适应全球产业架构的变化——科技革命也不例外。只是,这一次,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耐心,眼光,执行力,判断力,财力,人力……我们必须调整自己“乱了分寸”的脚步,去迎接全球服装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

记得中国七、八十年代,许多孩子在写“我的理想”时,很多人会认真的写“我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对科技的崇拜和向往,是几代中国人骨子里的欲望。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不足40%的科技贡献率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增长,突破。

我们看到历史上凡是依靠出口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最后都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我们深知中国的纺织服装业转型依靠科技已成为必然,我们也拥有“服装科技”这样集体的理想。中国已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难道没有想过:面对服装科技,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欧美、日本等诸多发达国家,而是我们自己——从心灵,意志,一直到服装流水线上最微小的针线。

上一篇:我的博士生活 下一篇:王占斌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