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4 04:11:12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其中x叫做自变量。”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高中数学中“函数的概念”是在学习了集合之后,用集合语言进行刻画的。在初中的基础上,只需指明A,B为两个非空数集,按照某种对应法则,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在函数的三要素的学习中,定义域和值域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应法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把握。我首先从有具体解析式的函数入手,让学生知道函数解析式就是一种对应法则。对于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形式的函数,这一点我们需要举例说明。另外的一个重点是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已知函数求函数值。初中和高中在表示函数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以y=x2,在高中我们通常写成f(x)=x2的形式。这两种写法的实质是相同的,都表明对应法则为平方。但第二种写法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第二种在写法上更加简洁,如求x=5的函数值只需写成f(5)即可。第二,对于有些函数很难写出具体的表达式,用初中的表达式的形式就无法解决,而在高中我们可以写成f(x)的形式,其中f即为对应法则。

二、三维目标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y=f(x)的含义;通过学习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启发学生应用函数模型来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

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四、教学难点

符号“y=f(x)”的含义,不容易认识到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而将函数单一的理解成对应关系,甚至认为函数就是函数值。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利用人教版必修一教材1.2.1《函数的概念》一节上的三个引例进行导入,这三个函数的实例,首先反映了数学源于生活,在解决以上三个实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例一主要是用解析法来研究函数,引例二是用图象来研究函数,引例三是用表格的形式来研究函数。以上正好是我们研究函数的三种方法。在解决以上三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对应法则及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为我们引出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以上这三点也正好是函数的三要素。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以上三个实例有哪些共同特征”。让学生相互交流的情况下到出函数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所以得到函数的概念:

设A和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使A的任何一个x,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概念讲完后,让学生一起对概念进行解读,找关键词,紧接着来一个巩固练习,目的加深学会对概念的理解

2.知识理解:判断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练习2:已知f(x)=x2+x+1,求f(x+3),变式题:已知f(x)=6x-3,求ffx的值。

这两个练习是对例1的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突出函数中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整体”的数学思想。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一个概念,二种语言,三个要素。

六、四项注意

1.已知函数均指由定义域到值域的函数;

2.函数问题首先看定义域;

3.f(x)含对x的一种操作规定;

4.根据需要,常常要用整体看问题。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

上一篇:想象,原来如此美丽 下一篇:“阳光体育”让生命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