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14 02:08:34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现如今,新课改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新课改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学科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本文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语文学科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67-01

21世纪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为了不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就包括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中,语文作为小学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理所当然地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那么今后的语文教学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在学校里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很多所谓“高分低能”学生出现的原因。这些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却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学生一旦将来进入社会,根本就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以至于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信心受挫。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新课改中就明确提出了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考到高分,而且还要具备高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发挥出最优作用,就需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首先就是教育者的角色,教师一定要担当好教书育人的职责,这也是教师最根本的职责;其次就是家长的角色,由于学生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在校外学生需要家长的监护,而到了学校,家长这个角色就需要教师来承担,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同时在其它方面也需要给学生悉心的呵护,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一定的情感,有了情感作为基础,才更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就是朋友的角色。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认为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师的权威不容许任何人挑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角色,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就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学生沦为了教师传播知识的容器。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仅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也会从学生那里得到提升,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思考,在此过程中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互学习,这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地轻松和谐,并且这种相处方式也最容易的得到学生的拥护。

三、评价机制的转变

目前,虽然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有相当的的地位,应试教育的现象还广泛存在。治病还要治本,要想改变目前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先找出应试教育的原因。分析下来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还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中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就像高考,很多专家倡导不要把高考看成是决定终身的考试,除了高考,还有很多其它的路可以走。话虽如此,但是现实给学生提供的所谓“其它的路”实在是少的可怜,高考依然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最便捷的通道。在很多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是一切以考试为准绳,按照考试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对于一些考试不容易考到,例如一些能力测试方面的内容教师就常常忽略,有时甚至直接跳过这部分内容,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机制,让考试不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水平唯一的标准,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时除了加入考试成绩,还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作为评价内容,这样就避免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如果摆脱了考试的束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既发挥了考试的作用,又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会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四、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然而相对于课堂教学,学生更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堂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学习的内容也比较枯燥。事实上,只要多动脑筋,课堂教学也可以上的很精彩。其实课堂教学虽然在空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可以利用其它的方式弥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即使不出教室也能走遍世界,让原本封闭的课堂变成一个开放的场所,这样学生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觉得乏味无趣,从而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五、教给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

其实,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也是如此,“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留心观察,会发现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学到知识。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语文,一旦掌握了这些能力,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现如今,新课改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语文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l]王铭.语文教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1

[2]史大明.语文教学案例选评[M].学苑出版社,2007.2.1

[3]语文报社《语文教学通讯》华夏出版社,2010.6.1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 职业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