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关

时间:2022-09-14 01:53:37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关

教师要想更好地上好文言文,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的能力,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传授,课后拓展”这三关上下工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教师应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慢慢读,扫清部分语言障碍并辅以学案练习。很多时候,学生的预习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特别是文言文学习,预习尤为重要。虽然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目很多都是名篇,大多语言平实,即使有出现较为生僻的字词,编委也已经给了注解。但毕竟古汉语的语言习惯和现代汉语不同,学生如果学生能做好充分的预习,他们基本可以读懂文章的表层意义。可是很多学生的预习只不过是停留在把文章读一遍的这个层次上,至于想象文中之景,体味文中之情,感悟文中之理这些方面根本没有涉及。即使是把文章读一遍,很多学生也没真正做到读准字词。只有学生充分预习,积极参与,才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因此,把握好预习关也是激活文言课堂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为实现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学案,明确预习的目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三读”:初读,读准每一个字音,读出停顿,读得流畅;再读,归纳重要字词,找出疑难词句,圈点请教;三读,读出情感,把握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特点等。针对各个方面的要求,教师选择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完成题目提高预习的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就可能形成比较好的预习习惯,而且也对文言文预习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

除了读必学的文章外,最好穿插一些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体味。比如学习荀子的《劝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颜真卿的《劝学诗》,孙权劝吕蒙读书的语段等等。

课堂是实现师生对话的语言活动场。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这是老师需要努力去完成的任务。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无非是教师在讲台上逐字逐句地翻译,强调重点字词,归纳文章中心,感悟作者思想等,最后是强制性地要求背诵、翻译。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在灌输知识,而非他们去探寻知识。所以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起古文中的那个世界,学生更为关注当下的生活。学生普遍认为文言文不够实用,文章中的人和事、情与理与当下的生活距离太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把学生当下的生活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围绕当下的生活去选择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当前的热门话题,学生的喜好等,找到学生与文本和教师对话的共震点。

比如,我们可以以学生关心的话题导入文言教学。本人在上课外文言文《嵇康传》时,先是以“在你眼中什么样的人是帅哥”这个话题引入,学生对这个问题兴趣很浓,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归纳出一点:真正的帅哥都是内外兼修型的。那么,嵇康具有怎样的外貌和具有哪些可贵的内在品质呢?很自然地引入对人物外在描摹语句的理解和表现人物内在品质的事件的分析这个程序上来。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避免过于细化,可以节省时间。

挖掘学生的当下生活,依靠生活,感悟文本。教师要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去体会古人的思想,用自己的故事去理解古人的心境,以自己的经历去体验古人的情感。这种以己推人的方法能让学生透视自己,理解古人,感悟当下。比如,在上《鸿门宴》这一课时,本人就在分析座位这个细节上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酒席上座位的安排这一话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大凡比较郑重的场合,中国人都比较讲究酒席上的位次,一般是年长或者是比较尊贵的客人坐上位。学生知道了位置的讲究,也就可以体会出项羽对刘邦的态度,以及项羽本人的某些性格特点,更让学生了解的待人接物时的礼俗。正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懂得人情世故也是学习。

课堂当中,我们更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组员之间进行出题竞赛,以便学生之间通过竞争的方式来提高阅读的兴趣。学生出题,学生答题,学生无法解释的,再由老师进行点拨,教师及时帮助释疑,并适时肯定和鼓励。

朗读,朗读,再朗读,这也是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通过表演朗读,师生对读,男女竞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文言课堂传授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只要能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相信就是好方法。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实现。同样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也需要我们阅读一定量的文言作品,积累字词,形成语感。不过就高中生来说,他们的阅读往往是没有针对性的,即使明知文言阅读能力差,他们也很少增加课外的阅读量。

除抓好课前预习,激活课堂气氛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选择一些人尽皆知的小故事或者有趣的文言语段给学生阅读。课堂内的文言教学内容还是比较有限的,仅仅靠几篇文言名篇就想让学生迈进文言的殿堂,掌握深厚的文言知识,并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语文教师自己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趣的文言作品来让学生读。本人觉得像《聊斋志异》《世说新语》等文言作品比较适合学生来阅读。《世说新语》篇幅短小,言语诙谐,文言字词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不会让学生产生过大的阅读压力。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可以适当增加难度,鼓励学生阅读篇幅较长的作品,鼓励学生以读书推荐的方式把新的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扩展学生的课外文言阅读面,一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二者可以让学生提高文言阅读兴趣,随着学生文言作品阅读量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也会不断建立起自信。

也许探索文言教学的路途很艰难,如果每个教师都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我相信终究会摸索出一条更具语文味的文言教学之路!

上一篇:炼就积累与应用的双翼 下一篇:乘“十一五”教育规划纲要新风 吹拂“生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