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14 01:45:57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教学中,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向学生演示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和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欲望。

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偏重在于娱乐上面,而真正想学习计算机的学生并不多。这就出现了学生在上课时,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想听则听,不听也罢。同样学生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也有多种,当今的考试制度还是以中考、高考作为指挥棒,学生、家长,甚至是部分老师也认为计算机是无所谓的一门学科,不需要参加中考也不需要参加会考,学生、家长、教师都不重视,所以笔者经常会见到有的老师占用计算机课的时间,如留几个学生来辅导,甚至是就抢用了计算机课而上其它课程;此外,计算机老师送课给其他老师上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也有部分计算机老师认为本来自己是一门小学科,只要学生不吵就行,上课只注重纪律的维持,而忽略了教学;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新授课的时候会做其它作业,或者是没有用心去听,完成操作任务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一心想要上网玩游戏。

2. 改进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1)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手段。“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2)我采用分层教育的方法。给学生制定一个他无法完成的目标,他就会放弃这个目标。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采取分层教学,如好的学生或班级在掌握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补充一些培养其兴趣的、本知识点的延伸,学生感觉学习上有乐趣了,自然而然就会每次都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好,同时那些学习困难生见到学完基础知识可以得到一些有乐趣的新知识,自然也就愿意去学了。另外,每堂课的课堂练习也进行分层设置,让每一个学生在当堂都能完成,并且让完成较快的学生设置一些奖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上来了,成绩自然而然的上升了。

(3)应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由于升入初中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个别化学习的学生,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尽量要独立完成,从而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

(4)考核方面我觉得在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了,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计算机了,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理解力,故我们在考核过程中应该说多使用“模块式”、“任务化”。“模块式”就是说我们每学完一节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测试(检查),模块设置不宜过大,能花15~20 分钟完成较宜。而“任务化”就是我们指定一个任务,如设计一个动画、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制作一个网页,每项任务应有简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任务,但不要干涉学生的思路。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

3. 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课堂氛围之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能够有良好的交流,有较多的表达机会。

4.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选拔优秀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我们采取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对同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位学生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二、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是提高中学信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不但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者,而且还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一言一行都将对教学产生巨大影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具有驾御课堂的教学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是教师能够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知道,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强、负责任的老师,会吸引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且学得轻松愉快;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或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老师,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畏学、厌学心理。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思想、业务及工作素质,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要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

上一篇: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下一篇:中考古诗鉴赏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