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的发音技巧与情感表达

时间:2022-10-19 08:12:30

声乐教学中的发音技巧与情感表达

声乐教学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发音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声训练表达丰富的歌曲内涵。发声只是一种技巧和手段,达情才是歌唱的目的。正确处理好发声与达情的关系,使演唱者能自由地表达歌曲的情感,达到以情代声,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声乐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锻炼技巧,以声达情

声音是表现情感的条件,情感是声音的主体,无声不是声乐艺术,无情则使声音苍白。因此,在处理声音技巧上,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 吐字。用不同的吐字技巧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如切分吐字法,将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分别完成,延长三个部分的时值,使作品抒情流畅柔和,但要注意作品的需要,不能娇柔造作。

一字报音吐字法:将字头字腹字尾一次完成,一泻而出。主要表现坚定有力,热情,从而产生一气呵成的效果。

喷口吐字法:吐字前吸满气,出字时用较强的气流冲击发音部位,使其破阻出字,形成一种爆发力。它在作品中主要表现某种情感的矛盾冲突和爆发力。

2. 气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各种呼吸技巧、换气技巧表达作品的情感。

偷气:它不是歌唱中的自然气口,是作为乐句中补气使用的。在很多民族声乐的作品中往往会有一字一声、字声紧扣的快速乐段,为了不破坏乐句的完整性、连贯性,运用偷气进行补充气息,是民族歌唱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小气口:是利用小气口的换气技巧切断乐句,突出作品的抑扬顿挫。它主要表现作品的哭泣、诉说、理性和感叹。

大气口:一般在感情强烈的地方使用,大气口前一般是渐快、渐强。在逐渐将音乐发展到高潮时,音乐歌词戛然而止,这是运用一个大气口,突然将大气口后的乐句达到高潮。大气口的方法是吸气深、吸气多、吸气快、吸气饱满。

声音的位置。声音的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获得充分的头腔共鸣的声音,是一种集中、明亮、松弛且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歌唱感觉比较轻松,音色比较明亮优美。比较常用的一种就是练习哼鸣的方法寻找头腔共鸣,也就是常说的“哼——吸——叹。”

在歌唱中科学的发音与咬字、吐字是分不开的,有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方法,才能有正确的歌唱发声,相反有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才能更正确、清晰,任何“重声轻字”或“重字轻声”都是片面的。因此,正确处理好字与声的关系,锤炼自己的发音技巧,才能更好地为抒感服务。

二、声情并茂,真实自然

任何一首歌曲都是表现特定的情感、为满足人们感情的一种需要而创设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歌唱增强艺术性,达到以情感人、声情并茂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情感。歌唱情感的产生与歌唱者的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一片白云、一轮明月、一只苍鹰、一匹骏马都会激发歌唱者的情感之花。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对生活细致观察,逐步积累素材并加以亲自体验,反复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意境,从情感内涵上去把握,使这种情感内化为学生解释作品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受到一次撞击,产生共鸣,达到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迫切要求把这种情感宣泄出来,传达给别人。

其次,正确地把握情感,贵在真实自然。每首歌曲都有一个特定的感情基调,在歌唱的表达上也是有章可循的。要从歌曲的字里行间和曲调旋律发展中去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真正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演唱时,要注意做到喜而不狂、怒而不暴、哀而不哭、乐而不淫,通过艺术化的真实情感去感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反之,过分的做作、浮夸的演唱,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及真正的艺术享受,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不了共鸣,再好的声音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上一篇:激发内驱加互助“HOLD”住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