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奇人吴稚晖

时间:2022-09-13 11:39:27

智慧奇人吴稚晖

吴稚晖(1865-1953)可算是一个智慧奇人。从小顽皮,到老天真,是中华民国“开国元良”之一,却从不倨傲。他的“怪人怪事怪脾气”,传诵多时。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61届会议将他列为百年“世界文化学术伟人”,迄今已逾五十年。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有复杂的多面性,从爱国文人的角度看,有许多传奇性的轶事。只能摭其一二。

“吴疯子”。清光绪年间,他在江阴南菁书院求学,见江南学政过孔庙不下轿,就破口大骂,还向他掷石子,为衙役所拘。后学政怕事闹大于己不利,就把他放了。从此人们都叫他“吴疯子”。在日本留学骂慈禧太后,裤带松了,他提起裤子继续大骂。

“大阿福”。他是武进雪埝桥人,邻近无锡。无锡出泥人。他自比是无锡泥人“大阿福”。一生挂了许多官衔,并无实权。“无非是把我这个‘元老’请上主席台,照相坐前排,就像无锡泥人大阿福放在橱窗里做样子。”

“布衣大佬”。他一生俭朴。抗战时政府要为他在重庆修个住宅,他却自建茅屋,笑对人说,猪住在猪圈里惬意,住到洋房里不适应。茅草堂只十几平米。1943年国府主席林森逝世,人们推崇这位参与过起草总理遗嘱的大佬继任,他连说不行,原因有三:一是衣着随便,不习惯“穿燕尾服”之类。二是“爱笑”,庄严场合不行。三是“形象不佳”,“我长得丑,当元首坍国人的台”。后来主席由兼任。

“老幽默”。为讨论他首创的注音字母,南北学者争论很激烈。学者王照突然破口大骂:“你这个老王八蛋,只知道嘻皮笑脸。”众人大惊。但吴稚晖却嘻嘻一笑说:“哎呀,你弄错了吧?姓王的不是我。我是姓吴。”众人遂大笑。他1912年曾为初创的民国募捐,自扮丑角,表演到最后腰带一松,若干银元落地,笑言“我劝你们捐钱,自己不捐下不了台呀”。

“书画托拉斯”。胡汉民、谭延]、于右任和吴稚晖,并称“民国四大书家”。抗战时缺钱,吴稚晖就学郑板桥,公开润格卖字,在《重庆时报》上登广告。抗战胜利回上海,仍然卖字,生意兴隆。得了钱就上茶馆,与贩夫走卒一起。为他做衣服的一个裁缝曾得他教诲,说吴教他一个“人”字有十二种写法,坐姿、行姿、跪姿、卧姿等各不相同。近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吴稚晖法书集》,品位甚高。

吴稚晖还是一个思想家。精通多国语言,包括罗马文和希伯来语。毕生著述丰富,已整理出版的就有620多万字。其中文教60余万字,国音文字50余万,科学工艺30余万,哲理20余万,还有200多万字撰评山川文物。他主张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与李石曾组织勤工俭学会,组织动员了2000多名青年赴法留学。胡适曾评价吴稚晖是“三百年以来四大反对理学的思想家之一”,蒋梦麟说他是“中国学术界中光芒四射的慧星”,但他自谦“我只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

吴稚晖还是中华粥会的首创者。他认为宴会糜费,提倡“喝粥”,议事养身。民国大佬都参加,有许多诗词唱和。至今台湾仍有粥会。他说:“富家一席酒,穷人半年粮。”自己身体力行。曹聚仁说他一贯是坐四等车,住三等旅馆,喝小茶馆,吃小饭店,极少坐小汽车。用现在的通用话来说,他不愧为一个廉政的人,粥会也值得倡导。

吴稚晖曾劝不要降日,吴虽“男儿膝下有黄金”,但还是屈尊向汪“跪请”。汪竟不为所动,当了大汉奸。从此,吴稚晖大骂为“汪精怪”,汪夫人陈璧君为“陈屁裙”。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材料技术与应用 下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