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de.js的校园失物招领手机软件的设计

时间:2022-09-13 10:31:04

基于Node.js的校园失物招领手机软件的设计

摘 要:高校生活学习过程中丢失物品的事情时有发生,但高校内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人员的相对稳定,只要信息及时,找到物品失主或丢失物品的可能性较大。本文介绍了一款利用node.js技术的安卓手机软件,帮助学生寻找失主或失物,可为失主和拾获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Node.js技术;高校;寻物启事;失物招领;手机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

国内高校校园面积一般较大,师生日常教学活动频繁,而且活动范围广。学生在校园内丢失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是优盘、课本、雨伞、饭卡、钱包、手机等等。现在主要的寻物手段是张贴寻物启事及失物招领启事,在QQ群、微信、微薄转发信息,这些手段失物归还率较低,因此构建一个基于校园网内的失物招领管理系统显得非常必须。

本款“高校寻物启事及失物招领软件”将目标对象定位为高校师生,旨在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面向高校师生的移动互联社区,学生用自己的手机安装上该客户端软件便可以参与到该互联社区中来,在该社区中“失物信息”和“拾物信息”。同时,该软件还为用户提供了丢失物品后其他相关引导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沟通互助平台。

1 软件功能

这个版本的软件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构成。服务器端采用node.js技术实现基于Web接口的服务器功能,客户端主要针对Android手机用户。具体功能如表1:

2 软件特色

(1)针对“失物认领”的业务而设计,提供针对系较强的社区交互功能;(2)本软件针对高校而开发,“拾物寻找失主的功能”尤其是针对当前高校内的综合测评加分(好人好事)而设计;方便跟踪和统计相关事实依据;(3)软件充分结合智能手机集成了摄像头的功能,提供了实物图片功能;为失主和拾获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服务器基于Node.js+Express架构,服务器代码结构清晰、易维护。

3 软件前后端介绍

3.1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的设置:下载安装Node服务器,安装Mongo DB数据库。

3.2 数据库结构

采用Mongo DB非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三个常用的表:(1)系统用户(users):用户id,用户名,真实姓名,登陆密码,密码问题,答案,电话,宿舍,用户类别;(2)遗失物品信息:物品id,物品名称,物品类别,失主名,详细描述,图片链接,遗失时间,是否已找到,找到时间,发现地点;(3)发现物品信息:物品id,物品名称,物品类别,发现者,发现地点,发现时间,图片链接,是否已认领,认领信息。

3.3 客户端功能

(1)用户注册(如图1-A示)。在用户正常使用该失物认领软件前,必须先注册。注册时候,用户需要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密码、宿舍位置、联系电话等。(2)主界面(如图1-B示)。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登陆主界面,上方滚动图片显示当前最新的3则失物认领图片。下方导航栏设置了5个导航栏目,分别是“丢失物品”、“拾获物品”、“应急咨询”、“杂物库”、“爱芳社区”。(3)浏览寻物启事(物品招领)与查询。点击主界面的“丢失物品”栏目后,进入到“寻物启事”界面。(如图1-C示)。界面上方提供了一个输入框,用户可以输入搜索关键字,点击确认后,服务器会根据关键字进行搜索并返回搜索结果,在下方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满足搜索条件的寻物信息。当寻物信息超过5则时(每页只显示5则),可以通过点击下方功能按钮中的“下页”达到翻页效果。点击下方功能按钮中间的“摄像头”时,则会跳转到失物信息的界面。点击“首页”,则返回本软件的主界面。物品招领功能界面与寻物启事相类似。(4)(寻物、拾物)信息(如图1-D示)。寻物信息(失物信息)的界面上方有一“鲜花按钮”,点击该按钮则会启动手机自带的摄像头。此时用户可以拍下与丢失物品相关的照片,例如包装盒、说明书等信息,以便拾获者能确认物主。界面中间是丢失物品时的一些说明信息,如丢失时间、丢失地点、物品的详细描述等等。这些描述信息可以进一步辅助拾获者确认失主。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提交”则可以提交到服务器端。同时在寻物信息界面上也会在首页显示丢失物品信息。(5)(寻物信息)评论(如图1-E示)。对于一般用户,若对丢失物品信息有一定了解或能为失主提供帮助信息的时候,可以在失物信息后添加评论。点击评论按钮后,会弹出确认对话框,点击确定后评论成功。

4 结束语

该款基于node.js技术的高校寻物启事及失物招领软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潜质,现在该软件只设计了安卓版今后还将设计苹果版,让更多的高校用户进行体验并将该软件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在校师生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耿海霄,张丽梦.校园失物招领系统设计[J].硅谷,2012(02).

[2]孟爱英.失物招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04).

[3]BYVoid.Node.js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7).

[4](美)Wei-Meng Lee,何晨光. 李洪刚,译.移动与嵌入式开发技术・Android 4编程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2.

作者简介:张瑾(1979.10-),女,广东揭西人,工程师,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515

上一篇: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微博知识推荐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