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探究

时间:2022-08-09 07:03:18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探究

摘要: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的资源优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把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职业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潜力泵。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网;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59-04

一、基于校园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校园网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一)校园网络为现代育人环境奠定了物质基础

校园网一方面是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计算机的联接纽带,另一方面是沟通学校校园内部网络的桥梁。“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职学校相继建成了一系列校园网络。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学校均设有无线网络信号终端,基本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在校工作、学习的上网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还建有技术性能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不同的信息平台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如表1)。本着“建以致用”的目的,资源是基础,理念是支撑,制度是保障。教师上班实名登录学校网站,网络管理后台就会记录专用IP地址教师的实际上班时间。学生进出学校、教室、宿舍、超市等公共教学生活场所,均由校园一卡通门禁系统提供检查、考核所需的数据。

(二)校园网络为现代育人方式提供了信息平台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服务,能够发挥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引导或辅助教学及协同工作等功能。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有大量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为支撑,软硬件的相互匹配与充分结合是校园网发挥作用的前提。形象地讲,硬件是路,软件是车;没有良好的硬件基础支撑,车就失去了运行的环境;而没有性能完好的车,再好的硬件也不过是一堆摆设,根本不能发挥作用。软硬件是一种互为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同样,有了先进的校园网信息化环境,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应用,对于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主体学校而言,拥有的也就仅仅是那些静止不变的物件而已。

从学习主体角度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有学习的知行目标,又要有潜移默化的素质目标,而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引导的方法上下功夫。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想学、能学、会学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本着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学习资料、途径和方法),在网络学案中预设趣味性的游戏环节,或漫画表达。教师可利用网络空间设计有学生深度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有视频、动画和仿真等优质数字资源的网络学案,把知识和技能形象地表现出来,让问题形象化、简单化,可以弥补中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的不足。就其过程而言,既优化了育人方式,又提升了专业建设内涵。

二、基于数字教学资源的运用要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数字教学资源库是指将传统教学载体的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集中存储形成的数字资源库。2015年江苏省将建成14个省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60个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这些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将为职业学校教师开拓新知识视野,又将为其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提供平台。

(一)云时代,需要提升教师信息化意识

由于信息时代的迅速到来,加上教师在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及各种信息方面获取渠道的不畅通,影响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望而生畏,信息技术的神秘感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障碍,阻碍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拥有时代自豪感,同时还需增强职业使命感和紧迫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职业学校教师没有理由不去迎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革命性挑战。

云时代,信息全球通,海量储存数据中心形成,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求教师要放下陈旧的教学观念。与云时代不相称的课堂教学应该靠边了,一支笔,写来画去太慢;一本书,字里行间太静;一块黑板,抹上擦下太小。面对无法回避的未来,教师你还等什么呢?该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了。

(二)云时代,需要提高教师数字化能力

云时代,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现代化职业学校需要有一支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数字化能力是学会、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大体上分为:基础能力(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局域网或互联网的链接,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视频文件的播放等),专业能力(与学科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等),通识能力(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操作,PowerPoint演讲文稿的制作与播放,Excel软件的使用,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教师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掌握各种不同数字化教学素材的获取方法和应用技巧(如表2)。

站在时展的前沿,中职学校应力举信息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思想认识,把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业务能力考核的核心指标;强化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意识,把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教师工作量考核的重要参数;强制教师开发课程教学的数字资源,把上传数字资源的质和下载量与教师工作量绩效考核相挂钩。在教学工作中,教学分管部门可通过“同课异构”课堂模式活化数字资源运用实效,鼓励“一课多模”。

以信息化环境下专业建设的需要为立足点,学校从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能力等几个层面给教师建群分类分层次培训,围绕信息技术运用与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找着落点,制订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教师要达到信息化的知、能、行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要求。(1)“双师型”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的知能提升、比例提高方面有培养计划、有落实举措。(2)各级各类骨干教师队伍,有分类预期晋级规划,有信息化教学比赛要求,培养过程有信息化大赛专家指导。(3)素质类课程教师队伍,德、体、艺、劳、心理等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有标准、有考核,鼓励素质类课程与计算机教学课程相融合的特色化教学。(4)专业团队教师队伍,有名师工作室,有自培计划,品牌、示范、特色专业的专业团队利用信息化技术产、教、研所取得的成果有分类要求、考核细则。

三、基于性能先进数字终端的使用,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数字终端是能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各种数字计算设备,是用户直接操作的、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必备工具。终端主要包括计算机、触控一体计算机和各种新媒体(含智能手机、学习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包等)。根据信息化教学功能的区别可分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空间教室、自动录播教室等,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既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硬件环境,又是实现未来教学良好愿景的物质保障。

(一)现代化教室,教师要有运用终端的自觉意识

教师如何面对现代化教室,是让粉笔灰尘落满沉默的屏幕,还是让流动的影像激活呆滞的课堂呢?这无疑是每个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校通过信息化教学系列培训,让教师清晰两种教学的区别(如表3),提高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认识。

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将知识分解为知识点,以知识点构成教学单元,最后以教学单元的集合形成教学课程。其特征是“理论相对系统,实践明显不足”,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吻合。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的项目化教学则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采用信息手段呈现,使学习内容更能满足学生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获得,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其特征是“实践相对系统,理论保证够用”,符合“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学校育人理念。这就说明,中职学校教师需要树立运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并不断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现代化教室,教师要有变革课堂的自主意识

如果说现代化教室是个功能强大的空间舞台,那么教师就是这个舞台的总导演。在后台监控支配的环境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学习内容。首先,教师要厘清课堂阶段的活动动作要领,明晰网络平台的实时作用(如表4)。

其次,教师要注重学案设计质量,学案犹如剧本,舞台表演效果重点在于剧本。说白了,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知能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事实上,在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设计与开发时会存在这些问题:设计、开发的难度较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没有定式;网络平台使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讨论、碰撞较难。回过头来,还是一支粉笔写写画画、一本教材说说讲讲比较容易。但是,发展是硬道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大规模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高在职职工和在校学生信息素养、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应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和提高质量。因此,在信息化带来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中职学校教师更要迎难而上,要有把握机遇的自主意识,把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当作教育责任,争当信息潮流的排头兵。

总之,现代化教室,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网络与教材不再分隔,名师与学生不再遥远;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如今,在中职学校,把虚拟仿真与实训操作相结合、阅览教材与网络互动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名师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已悄悄延伸向现代化教室,而且将领衔一个时代。

上一篇:基于Node.js的校园失物招领手机软件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专业实践的教师研究类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