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课程改革

时间:2022-09-13 10:14:43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课程改革

摘 要: 本文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从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及实施方案三方面全面阐述了如何抓住机遇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能力本位 校企合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对各种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进入蓬勃的发展时期,各种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竹笋般迅猛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对各种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围绕着为社会服务这一核心思想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晚,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是由原有的一些中专学校升格、合并而来,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仍相对滞后,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必须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笔者针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构想,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阐述。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60余年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不断地在改革中发展。应当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某一类教育独领,率先改革。而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据统计,从1999至今的10余年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从431所增长到116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00万人,增长了6倍,在校生更是达到了86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6%。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8年升至23.3%,温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专业的技术人才。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各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是高职教育者近期的主要任务。

二、高职课程改革的模式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有很多,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我们主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模式。能力本位(简称CBE/T)产生于二战时美国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在20世纪80年代用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不久传到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由加拿大传到我国。这种课程模式主要体现为:它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的思想。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培训服务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此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在指导思想上,它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吸收社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制定,满足用人单位对培训对象的要求,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职业需求;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是根据与职业能力有关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的;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在课程评价上比较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根据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来分析高职课程改革以达到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及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基本理论和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

3.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工作人员做准备。

四、高职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高职课程改革的方案也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一)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引入课程考核改革模式,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改为过程式考核方式。

(二)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实行工学结合。

推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校企合作。我国现在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中国也不例外。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解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场所、实习设施,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一致的管理经验、明确的职业定向和一定的顶岗实习收入,从而解决高等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反过来,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节省企业日常运营开支,解决目前经常提及的技工荒问题,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使高等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使企业成为既是企业又是学校的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只要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兼顾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加强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就将会大有所为。

上一篇:论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 下一篇:关于可控制产出词汇能力测试研究的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