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9-13 09:11:55

高职数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要与时俱进,须进行课程改革,而教材建设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高职数学教材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要体现专业特色,突出模块化思想,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和计算难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文化底蕴,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加数学应用知识.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材建设;应用

一、高职数学教材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职数学教材纷纷问世,但真正适合高职数学教学的教材还为数不多.教学内容与专业的需求不相适应,内容设置陈旧,现代信息技术吸收不够,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缺失,还存在着教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教等问题.

二、高职数学课程目标

高职数学课程目标应该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应该面向生产应用的实际,定位在拓宽文化基础、提供专业工具和增强职业能力这三个方面.

三、高职数学教材建设的设想

1.体现专业特色,突出模块化思想

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高职数学教材应精选内容,为专业服务,不同专业的教材有所侧重.例如在导数的应用部分,对财经管理类专业选择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而对理工类专业则选择曲线的凹凸性、曲率等.同时分出基础模块(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约60学时,各专业学生必修,建议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模块(分专业使用,根据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对应选择内容,再由数学教师系统化加工,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选修模块(供学有余力的或想“专升本”的学生使用,内容参照“专升本”考纲,建议在第二学期开设).

2.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和计算难度

高职培养的人才的从业岗位,决定了学生不必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要能用这些公式、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学时的分配上也不足,在不足的时间里学习,其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可采用重视理论本质的通俗表述,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数量关系加以说明等手段进行,达到削枝强干,保障基本知识落实的目的.例如,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可为什么我们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以直代曲.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平面,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直线,这就为用梯形法计算定积分打下了良好基础.又如在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函数单调性定理的内容中,教材可不作严格的数学证明,只要给出几何图形,作出几何说明即可.其次能用数表、科学计算器或数学软件的计算尽量不笔算.教材上的练习实行梯度化,把课后作业分A,B两类习题,B类难度稍大,供不同层次学生使用,并在每章末附有本章学习指导,供学生自学使用.

3.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帮助很大.对于复杂的、技巧性强的运算,可充分利用数学软件和科学计算器,如求极限、导数、积分和解微分方程等.对教材进行了立体化配套建设(电子教案、电子课件配套光盘),使教师能灵活、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建立数学网站,为师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等.

4.挖掘文化底蕴

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生平、逸闻趣事、数学符号的由来、历史上利用数学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真实例子,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生活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导数与微分》这一章,可介绍微积分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介绍微积分在航海、采矿、机械制造、水利、军事、天文等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概率与统计》这一章,可介绍概率论产生的背景(分赌本问题)等等.深挖文化底蕴,对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素质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大有帮助.

5.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增加数学应用知识

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他用到数学,就应该首先学会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学会从个别现象中发现一般规律,从而作出大胆猜测,建立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最终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那些只能机械地套用数学公式和定理,而不懂得用数学头脑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学生,应该说没有领悟到数学的精髓.因此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做法融入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建模时可采取案例驱动模式.例如在“导数的应用”章节后可补充易拉罐的设计:企业在设计易拉罐时,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需要考虑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用料最省的问题.测量一个你身边的娃哈哈营养八宝粥、王老吉、雪碧等市场上销量极大的金属易拉罐的直径和高之比.然后考虑易拉罐为什么做成这种形状.

四、高职数学教材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数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决定于专业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需”是改革内容体系的原则.一个知识点讲到什么程度,也必须从专业教学的要求出发,以“够用”为度.同时高职教材应该将应用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都应增加各种类型的应用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教材建设还有待完善.同时高职数学教材建设又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过程,需要一支数学专业素养好、教育心理理论水平高、了解高职数学教学实际且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教材编写队伍.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数学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从高职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出发,确定改革思路,建构课程内容和体系.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法研...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