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提高试卷讲评效果的新途径

时间:2022-09-13 06:41:00

说题:提高试卷讲评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 试卷;说题;讲评效果;途径;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9―0116―01

试卷讲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试卷批改获得的信息,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完善和深化的过程。然而,一些试卷讲评课往往是以教师的讲取代学生的主动探索,学生只顾忙于接受教师的讲解,缺乏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就更谈不上课堂的吸收和课后的灵活运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学生“说题”的方式讲解,有利于了解问题的症结,发掘学生的各种想法,还能通过各种思维的碰撞,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催生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 什么是“说题”

“说题”是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理解。可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或说条件、结论之间的转换;或说为什么这样想等,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离题太远。“说题”与传统试题讲评的最大区别在于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解题方法的形成过程,并在积极的探究中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

二、“说题”说什么

1.说题目要求,知此识彼

熟读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吃透题中各条件及其关系是展开思维的基础。说题目要素主要包括说题目所给的条件,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隐含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涉及的生物学概念、规律等。只有剖析全题,说清题目各要素及其关系,才能实现条件与结论的正确转化。试题讲评时,可引导学生按如下说题目要求:

(1) 所给条件?

(2) 要解决的问题?

(3) 涉及哪些生物学概念?

(4) 本题关键?

通过说清题目要求,能帮助学生寻找各信息间的连接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对生物学问题的认识,从而形成解题决策能力。

2.说解题方法,学生增强自信

在说清题目要素后,可请几位学生说解题方法,把好的解题方法“说”给其他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能提高说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而且还能让其他同学拓展思维,共享解题乐趣,进而提高学习成效。对于典型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但要注意解后反思“多题从优”,使解题能力在比较中形成和提升。

3.说思维过程,纠错防错

说题不仅要说“妙解”,更要说“错因”。对于试卷中的典型错误,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引起大家共同警示,才能有效纠错防错。在示错、纠错、感悟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倾听中激活已有知识,在互动交流中剖析错因,实现误中思、思中悟,这是帮助学生纠错防错最为有效的方法。

4.说变式引申,引领想象

说题不仅要说解题的“成功”或“失败”,还要对一些典型题目利用类比等方法追根溯源,衍生拓展,让学生“说”出其本质的异同,才能收到“解一题、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和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通过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对题目条件进行分析、变式、归类、引申,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摆脱题海之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高效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说题需遵循的几个原则

1.全面参与的原则。试卷讲评不能只追求课堂气氛,只找优生说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面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针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题目,其讲评方式采用说题会更加有效。

2.滞后性原则。让学生说题不能置学生的的心理、思维状态于不顾,超前指路。教师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引导学生的时间要滞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教师对学生说题中所暴露的思维或解题方法的评价要滞后,要让学生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机会。

3.主体性原则。说题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通过学生的“说”来带动其他学生的“思”。教师是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说解题的过程中,通过点评方式来调节学生的思维定势,调整思路方法,让学生学到“活的生物学”。

4.侧重性原则。教师让学生说题时,不求面面俱到,要根据作业特点,选择其中某些方面就行,把时间主要放在疑点和关键处,说出内涵、说出思想、说出亮点。

综上所述,“说题”教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型双边教学模式。说题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扩大了教学的交互性,实现了教学效果长效化。

上一篇: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评价分析 下一篇:探索中职语文学科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