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13 06:12:51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高中物理重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知识的建立过程,重视保护学生探究兴趣,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明确教学要求,有的放矢,注重三维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物理实验,加深感悟,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成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3-01

在高中课程中,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知识的建立过程,重视保护学生探究兴趣,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笔者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

一、明确教学要求,有的放矢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对课标要求的落实、教学计划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重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标下,注重三维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在知识和技能要求上,学生不仅需要把握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能,也需要注意物理学发展进程,关注物理学的历史成就,关注物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关注物理对社会生产生活的价值意义,关注物理和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以提高综合素质。第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则需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发掘物理规律,学会构建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抽象与概况等综合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究空间与时间,放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第三,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教师可向学生展现探索物理规律的喜悦与艰辛,展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有关的热点问题,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如教学《电场强度》时,教师应先认真研读教材与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了解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形成的;②认识电场强度定义,学会运用电场强度概念求解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③认识电场叠加,理解叠加求合场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2)过程方法:①运用所学知识来帮助理解,并迁移到新知学习中,感受类比迁移的思路与方法;②利用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而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学会发现与提出问题,相互讨论问题,假设猜想,同时通过推理来归纳有关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唤起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探究过程以及成功之喜悦。(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探究、练习;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

二、注重物理实验,加深感悟

在物理学中,实验是其基础所在。通过物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感知物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形成概念,发掘物理规律。此外,还有助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开展多种演示实验,组织不同学生实验,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实验探究。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应对学生加强方法指导,使其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明确物理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认识实验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步骤,以有序进行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则需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学会观察物理现象,并记录好有关数据。在实验之后,则分析相关数据,然后得出结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可师生共同探究。这样,通过实验训练,可让学生把握相关实验方法与技能,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研究科学做好铺垫。

如教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实验原理: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mgh=■mv2;通过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3)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源、导线、复写纸片、纸带、重锤、直尺、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等。4)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①竖直固定好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②穿纸带,以铁夹固定于重物上,让重物停靠于打点计时器之处,先以手提纸带;③接通电源,纸带松开;④重复几次,获得3至5条纸带;⑤选择“点迹清晰并且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约是2mm”的纸带,记录第1个点的位置O,同时在纸带上由任意点起依次选取若干连续的点1、2、3……,量高度h1、h2…;⑥利用平均速度即中间时刻瞬时速度之法 ,算各点相应的瞬时速度V1、V2…;⑦在表格中填入相关数据,算出每点所对应的势能减少量 及增加的动能 ,对比与理论是否一致。运算时g取当地数值。然后记录并处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机械能守恒。5)注意事项:①计时器安装时,应竖直架稳,同时计时器两限位孔应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②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③测下落高度时,须由起始点算起。纸带不能太长,大约40厘米。④因不需知道势能与动能具体数值,故不需也不必测物体质量等。此外,当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可设计一些实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实验印象。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等。

当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除上述方法外,教师还需善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物理知识,尤其是瞬时性实验,以增强实验效果;善于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真实性,积极参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嘴”惹的“祸” 下一篇:趣味 精彩 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