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品味生命的芳香

时间:2022-09-13 03:59:53

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品味生命的芳香

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一堂语文课,教师把课设计得异彩纷呈,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追本溯源,并非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而是教师始终把他们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围着教师转,费尽心思去猜老师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对此,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科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逐字逐句的机械讲解刚刚与这个办法相反,是教学生们什么都依赖教师,自己不用花一点心思,所以要不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03页)因此,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学习,当他们在学习的进程中遇到攻不破的“堡垒”时,教师才会“要言不烦,启发几句,使学生茅塞顿开”。

下面仅以《生命 生命》一课为例,谈谈是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

《生命 生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十二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病魔一直纠缠不休,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她还创办伊甸残障基金,身体力行,为残障朋友服务。杏林子的一生,充满着艰辛与苦难,也伴随着她顽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这大概是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诸多关于珍爱生命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吧。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我力求通过最少的讲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品析词句理解文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含义,从而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一、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章主旨

初读课文后,教师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课文的标题为什么是两个“生命”重复?如果给标题加标点,你想加什么?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作者在下文是回答这个问题吗?如果不是,结合课文的意思把这句话补充一下。

“我常常想,生命的( )是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注意在朗读课文时把握感情基调,了解课文主旨。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讲,生命教育是一个深刻而厚重的话题,学生如阳光下碧绿的嫩苗,正蓬勃地伸展,旺盛地初开,他们没有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通过初读课文,学生总结“我常常想,生命的(价值、美丽、勇气、意义、顽强……)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凡是能把握课文主题思想的说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是学生后面读好课文、读懂课文的基础。

通过反复的研读和思考,使学生领悟作者在文章题目上之所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表达对美好生命的加倍珍惜,对生命意义的强烈探索。

有了这样的感悟,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感悟,鼓励学生多元化理解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因此,引导学生自己读三个事例,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交流讨论,引发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生命的顽强、作者用词的准确,激发学生从内心感悟生命的情感。

熟读课文后让学生默读、批注。重点关注自己理解得比较深刻的句段和含义深刻的语句,以及自己读不太懂的地方。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出了生命的顽强之美、勇气之美、不屈之美、向上之美、短暂之美、可爱可怜之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如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教师点拨:比较体验“鼓动双翅”和“极力鼓动双翅”有什么不同; “跃动”和“煽动、鼓动”有什么不同?体会“只要……就……”、“一伸手、稍一用力”……表达的感彩。换位体验:假如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中的飞蛾,你会想什么?最后学生朗读,读出生命顽强之美。其他学生点评、再读,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句子2: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教师点拨:联系香瓜子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一连使用两个“竟”字的作用。香瓜子本来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它顽强的生命力不屈向上纯粹属于生物体共同的本能,是谁赋予了小瓜苗顽强的精神意志呢?这时,相机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深刻领悟课文传达的思想情意。理解文意之后进行情感朗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朗读,多次评议,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反复对话,这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叩问自己内心,生发对生命意义思考的过程。

句子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联系生活说说怎样是“好好使用”生命。

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可以出示名人名言予以辅助。如,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学生汇报阅读体会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大部分学生自由地说,充分地说,积极主动地说。教师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关键处偶尔地点拨,多次鼓励,鼓励的方式可以是赞许的目光,也可以是微微地点头,只有学生处于“愤悱”的求知状态时,教师才“要言不烦,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叶圣陶)。

飞蛾扑火,是因为它强烈地热爱灯下那一点点璀璨的光辉,哪怕那点光辉指引它走向生命的尽头,也在所不惜。相对于我的掌心和手指,它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可生命的力量又让它在我的手中鼓动双翅,不停挣扎和跃动――这是多么可敬的勇气之美!

砖缝中的香瓜苗虽然只活了几天,可是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的豁达境界。它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其实,相对于茫茫的宇宙,浩瀚的长空,即使自信人生二百年,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生命的美好,就在于它以物质的形式存在时,呈现出的光彩。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揭示人生的短暂。因此,要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创造生命的价值。

学生在理解中,由于受阅历的局限,可能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层。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杏林子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为人类作出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回顾她的一生,我们看到一个平凡的生命绽放出的异彩。

她的朋友在她死后写了这样一首诗:

有一日

当我离去

且让我化做泥中芬芳

等候明春

作为第一朵出土的雏菊

或是五月的禾风

青青的麦田中

为你递送初熟的香气

当我离去

请勿为我立碑

若是可能

我宁肯立于你们心中

也胜于荒草淹没

……

在课堂上,结合文章的内容,送给学生这样的诗歌读读,不仅是一种美的熏陶,爱的教育,善的引领,更重要的是,对于杏林子,对于这篇课文,对于生命的价值,学生都会有一个新的思考,新的认识。

最后,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激情朗读,读出对生命的珍爱。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再次体验感悟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际平台。而充满激情的朗读,也能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境界。

从教法的角度说,教师应注意:无论是对段的理解,还是对句的领悟,教师既不能全盘授予,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采用“教――扶――放”的办法,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有了上述的认识和理解,再让学生重新回到课文中。

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同桌读,也可以小组读,还可以开展一次朗读比赛。

其次,通过对文章的深度研读以及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第三,读写结合。即可以仿照课文的结构方式,即兴说一段话,对那些不太擅长口头表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动笔写一写。切记,仿写是仿作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绝不是把作者的话改头换面,换一两个词,改一下人或事物的名称,那样起不到仿写的作用,更不能提高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通过仿写,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赞美和珍爱之情。

第四,积累语言。即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并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便于日后运用。

四、阅读推荐,课外延伸

最后出示杏林子的经典格言供学生欣赏:

“曾经相遇,曾经相爱,曾经在彼此的生命光照,就记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虽然无缘,也是无憾。”

“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是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其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蝶。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

最后,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总之,一堂语文课,我们所要教的,决不是简短的一篇课文,学生的课后所得,应该是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方法的启迪,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日益浓厚,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花开还需赏花人 下一篇:谁“配合”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