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品费用上涨原因的探索

时间:2022-09-13 03:59:05

对药品费用上涨原因的探索

744000甘肃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次均费用 控制 药品分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23

政府多次对药品降价,但患者并未感觉到药品降价所带来的实惠。原因是什么呢,除了药品价格外,如何让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是降低不合理药品费用的治本之策。

数据采集

以某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5年来药品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为统计依据。

数据处理

所涉及的概念:①次均费用:连续相邻2月药品总销售金额(元)/药品处方人次;②药品分布:单张处方金额以每40元分段,平均每月在各段内的处方数量;③阶段划分:根据表1数值变化确定4个阶段,第1阶段:2006年1月~2007年4月;第2阶段:2007年5月~2008年5月;第3阶段:2008年6月~2009年12月;第4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0月。为了使4个阶段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对表2数据做如下处理:以第1阶段的数据为基础,第2阶段数据扩大1.47倍,第3阶段的数据扩大0.97倍,第4阶段的数据扩大1.5倍。

药品价格对药品费用的影响

价格分析:随机抽取了20个药品,2006年~2010年持平或下降的品种有8种;以降价为主个别年度价格略涨的有11个品种;以上涨为主个别年度略下降的有一种。总体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

次均费用:2006年1月~2007年4月,次均费用徘徊在60~66.5元;2007年5月~2008年5月,次均费用在整个统计区间最低;2008年6月后,呈上升态势。2010年10月达峰值。见表1。

药品分布:第2阶段次均费用最低,其药品分布特点与第1阶段相比,次均费用在40元以下的处方数量都明显高于第1阶段,次均费用在40元以上的处方数量都明显低于第1阶段;与第3阶段相比,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第3阶段与第1阶段相比,则表现为次均费用大于120元的处方数量明显增加,而小于120元的处方数量相差不大,都略低于第1阶段。第四阶段则表现为大于100元的处方数量明显增加【sup】[2]【/sup】。见表2。

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如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加、物价指数增长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的漏洞,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①价格因素:药品价格对药品费用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这是因为药品是特殊商品,加上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所以消费者购买药品时往往决定权并不在消费者,所用药品的品种及数量完全由医生的处方决定。②疾病谱:所患疾病的病种不同,选择的药品就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为此,对近5年该院的疾病分布状况做了相关调查,以处方上的临床诊断为依据。结果表明,抽取的10种疾病分布每年大体相同。这一点也可以在表2上得到佐证。四个阶段药品分布在各段内的人次都呈递减趋势。③人为因素:对于药品费用这个特殊指标而言,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人为地抬高价格,即常说的药品虚高定价;第二,滥用药品;第三选择不合理的给药途径;第四,延长给药时间,小病大治。对照表2可以看出,第2阶段次均费用较低,表现为大于60元的处方数量远远低于其他3个阶段。

建议和对策:上述问题的存在,不是仅靠医院加强管理就能解决的,政府有关部门应有所作为,多部门联动,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①加强价格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批程序,严防变相涨价;在制定药品价格时,要充分考虑药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合理定价。②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生存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权利。医生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又是高风险行业,自己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铁手腕也难有作为。作为医生,你有你的管理措施,我有我的治疗原则,在众多的药品和多种可选择的给药途径中游刃有余,可以组合出多少种治疗方案。哪一位管理者又能有充足的理由否定每一种治疗方案。只有在有了公平合理薪酬的前提下,让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不再为下个月的工资出路为难时,才有强有力管理措施落实的基础。

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四个分开的指导思想、四个坚持的原则【sup】[3]【/sup】,给解决以上问题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1 抽样原则.

2 数理统计.

3 新医改方案.

表2 2006~2010年药品分布

表1 2006~2010年次均费用(单位:元)

上一篇: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下一篇: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