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生培育模式切实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质量

时间:2022-09-13 03:40:28

优化学生培育模式切实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质量

[摘要] 针对中职学生下厂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频繁中断实习的问题,我们应把学生培育模式的优化作为突破口,着重抓好顶岗实习之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择业观念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并及时做好就业跟踪调查等环节,切实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择业观念 专业技能

当前,中职教育一般采用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顶岗实习,成为每个中职生走出校门前所必须过的一道坎。学生顶岗实习,既能让学生对将来正式就业热身,感受企业氛围,又能使学生将校园里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它也是企业考察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顶岗实习颇受校企双方的欢迎。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常有学生不能完成实习任务,中断实习,甚至提前离岗。造成这一问题的主体有两个:一是企业,二是学生。我们不否认企业不存在问题,不过,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象,就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这一问题的核心,优化学生培育模式,转变学生择业观念,通过连续性养成教育和阶段性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自身竞争力,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就业质量。

一、转变管理方式,确保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行为习惯是人们长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就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终身受用的资本,不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羁绊。显然,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应从环境上把学校建成具有职业氛围的教学车间,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应采取半企业化管理,以增强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中职学校应该建立自己的学校CI(企业文化的校园化),通过实施学校CI,一方面,可以在校园内营造出一定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对企业工作场景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行为具体化、规范化,使他们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据笔者多年跟踪调查发现,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能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学生――员工;宽松的校园环境――制度严格的企业环境),能够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并能迅速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二、端正择业观念,确保学生就业定位准确

中职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她的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将要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也是从最基层做起,但是,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将要面临的工作定位不准确。有的同学在应聘时,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素质、知识、悟性、能力等,对用人单位所聘的职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只片面认为我是中专毕业生,要多少工资,住宿条件要多好,才会满意,没有认识到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因而对这个企业不满意,对那个公司不称心,挑三拣四,一个单位都选不上。自己眼高手低,还埋怨学校没有把自己教好。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职校管理者,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职校生从根本上改变择业观念。要教育学生学会衡量自己综合素质的高低,专业知识的多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强弱,依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对照,自己干什么工作比较适合。另外,要让每一个毕业生明白,一个人的文凭只代表其自身的文化程度,文凭的价值会体现在他的底薪上,但只有试用期有效。文凭只是应聘的“敲门砖”、“介绍信”,进门之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见分晓。老板看中的是下属的悟性、知识、功底、能力和敬业精神。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就业选择上认准方向,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严把专业技能训练关,确保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性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专业技能过硬,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因此,专业技能训练是中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技能训练是否抓好,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成败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技能主考单位在片面追求通过率的前提下,对学生考核考证的监督与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大大影响了职校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认为:会多会少都一样,只要能拿到中级工证书就行。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中级工”,他们是无法胜任自己工作岗位的。为了改善这一不良现象,中职校领导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前的阶段性技能训练力度和技能考核力度。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根据实际需要,举行一次或多次技能操作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除不进行就业推荐外,还必须重修这门专业技能,直至考核合格方可就业。通过这一举措,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技能的重要性,要让他们知道“证书不等于能力”。

四、就业跟踪调查,确保学生就业优势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培养一线岗位的从业者,使受教育者具有在某一个岗位上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当前中职学校要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跟踪”制,学校要设一独立的部门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该部门要定期深入企业,跟踪调查、收集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学校。中职学校在收集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的同时,还要进行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捕捉和分析企业及市场信息,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及时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取舍、调整,并及时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搭建校企互动平台,同企业建立“订单”培养计划,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增强中职学生自身的就业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市场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一手抓长线养成教育,一手抓阶段性技能训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中职生的自身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与职业.2005,(9).

上一篇:职业高中思想品德课应贴近生活 下一篇:加强实验实习,提高金工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