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09-13 02:20:28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学习过程不再单单是依靠个人独立完成,团体合作性学习越来越重要。就目前状况来看,合作学习法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并且相关的调查实践表明,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合作学习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其具体的合作学习模式都有哪几种,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合作学习模式,顾名思义,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学习的。俗话说,团结的力量大于一切,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其具体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法,要求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单单地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单纯地听课,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了解教材知识,教师作为辅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从课堂内部的学习到课外的合作实践作业,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共同奉献智慧,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知识面。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为大家展示自己的独特方法,并通过合作交流和探讨完善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观点,这也就促进了学生独特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有助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课堂授课模式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来指导学生,并且课堂过程中缺乏生动性,课堂氛围比较死板,而合作学习法的实施,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部的沟通交流分析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第六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这一内容时,我就试着先把学生分为几个大组,让他们回家先查找有关谚语的知识,了解该题中“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等每句谚语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再让学生收集一些常听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谚语,我在上课时,就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各组选代表讲解,讲的不完整的话,其他组同学再作补充,最后老师小结。各小组还可以把自己找到的谚语拿出来大家分享,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优化了课堂教学气氛。

二、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有效开展语文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团体意识的增强,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性和自主实践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实际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分组竞赛,也可以联合其他班的学生进行班级与班级的竞赛。

例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联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进行班级与班级的竞赛,事先规定好比赛的内容为拔河或者文章朗读等,并事先制定好比赛规则和奖励措施,看哪个班级的学生取得的结果比较好,获得冠军的班级可以由教师发一面流动红旗或具有纪念意义的小奖品,像篮球、羽毛球或图书等等。这样就非常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的层次性

语文课程相对来说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课程,很多试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这就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开辟了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层次性。

例如,在中高年级阶段针对试题讲解来说,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类型的题型,比如第一小组负责阅读理解题型、第二小组负责选词填空题型、第三小组负责看拼音写字题型等等,以此类推,让小组内部学生派代表讲解试题,本小组内部学生讲解不了的题型可以咨询其他小组学生,大家都不会的时候向教师请教,由教师进行统一解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有助于实现教学的层次性。

3.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促进整体合作效率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设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巧妙运用动作模拟、视觉效果、情感渲染、语言表达等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设计教学情境的模式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深入的剖析。

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让每一组的学生都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位学生扮演丑小鸭,另几位学生扮演白天鹅,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表情表演,重点进行丑小鸭经历每一次嘲笑时候身心的反应和变化的表演,抓住丑小鸭蜕变的过程和特点。通过这种情景模拟表演式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贴切地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合作的效率。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性。另外,合作学习法虽然是较好的教学方面,但并不是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班级都适合,在采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具体情况,依据具体状况设计合理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2]余桂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方式[J].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年

[3]董奇.合作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谈小学语文的教学 下一篇:浅议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及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