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课堂因实验而亮丽

时间:2022-09-13 02:04:27

让物理课堂因实验而亮丽

摘 要:实验教学与物理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配合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31-01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这就表明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也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要求:“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实验教学与物理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配合的话题,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在“问题”中实验――唤起兴趣,激发求知

不论是何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论是何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因为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会对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同时,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实验正是这一过程的集中体现。物理新课标指出:“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在开展实验之前,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就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实现物理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完美结合,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得以保障。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①透过老花眼镜来看近处的物体,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②透过老花眼镜看远处的物体,又有什么不同呢?③把筷子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你会发现什么?又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这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实验和学习,可以发现: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做起实验来比平时更加主动和积极。

因此,让学生在“问题”中实验,不仅能够有效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配合。

二、在“探究”中实验――创设情境,体验过程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而认知教学论认为:评判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最主要是看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之间能否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前,应先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以引领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过程,完成物理课堂的学习任务。而实验恰好能够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例如,当谈到“大气的压强”时,笔者就先用“纸片托水”实验来创设探究情境:用一张硬纸片覆盖在盛满水的玻璃杯杯口,先用一只手托住纸片,然后将杯子的杯口倒转朝下,当托住纸片的那只手拿开后,发现水并没有流出来。在做完实验之后,让学生围绕这个实验进行探究讨论:为什么杯口朝下,水却不会流出来?此现象的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后,再以“瓶吞蛋”实验验证学生的结论:把已经沸腾的热水倒入集气瓶中,用厚毛巾裹住集气瓶,瓶里的水经过几次摇晃之后再倒出来,再把已剥去壳的熟鸡蛋置于瓶口,可以看到鸡蛋慢慢进入瓶中。

上面,把学生探究和实验结合起来,既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又让学生参与并体验了探究的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在“探究”中实验,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在“挑战”中实验――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物理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比较复杂、层次不是十分清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如果教师不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有一种畏惧感,而对这些问题“望而却步”。但是初中学生好奇心、好胜心都比较强,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就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所以,对于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则表现得更加“勇敢”,希望自己能够达到某个难题的“巅峰”,而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实验,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例如,在学浮力时,学生往往会根据表面现象认为:当物体浮在水面上时才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物体沉在水底就不受浮力作用。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在做完浮力演示实验后,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你能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也受到浮力作用吗?” 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获得一定的实验数据,然后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得出了结论。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挑战”中实验,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配合的最好诠释。

综上所述,只要在物理教学中,能够做到:以问题引领实验,以实验激发探究,以挑战发展思维,就能够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配合。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够让物理课堂因实验而亮丽。

参考文献:

[1] 李现瑞.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9).

[2] 季 红.立足学生主体 提高物理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3] 杨国平.浅谈物理情景的创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上一篇: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 下一篇:消除教师职业倦怠 培育教师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