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解题中作图法的巧妙应用

时间:2022-09-13 01:58:58

浅谈高中化学解题中作图法的巧妙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作图法便是应用于高中化学解题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作图法的应用能够将高中化学中的相应公式、原理和定律等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起来,也能够将一些化学问题用简单清晰的图示表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一、作图法概述

作图法是高中化学中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题方法,它是运用简单的图示将比较复杂的化学问题展示出来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图示联系到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从而解决相应的化学问题。作图法是依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形成的。高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成熟,其抽象思维正在形成和发展,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课程,在此背景下作图法应运而生,充分体现出生动性和形象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

二、作图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1.巧用作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一门课程,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高中化学知识较为枯燥,一些化学公式比较繁琐、化学反应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难。而作图法是根据化学反应的相关原理,将相应量的关系通过图形绘制出来,再根据图形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加上作图法非常灵活,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作图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图法在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化学问题的同

时,也避免了其繁琐的计算过程,也能将学生解决化学问题中的错误展现出来,降低了相应的解题错误率。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作图法的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相应的化学问题,还能在此过程中对相应的解题信息进行筛选和运用,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完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

如:在浓度各为2mol/L的150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铝,其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比为5∶6,那么硫酸溶液和铝反应后放出了多少气体?

解析:根据要求可作出相应图形,如图2所示。根据氢氧化钠及硫酸的量,求出金属铝量的相应值,分别为0.3mol及0.2mol,产生相应的氢气的量分别为0.45mol及0.3mol。

3.巧用作图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在运用作图法解决相应的高中化学问题时,需要通过绘制相应的图像信息来进行。而绘制图示信息的过程不仅是锻炼和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让相应的身体部位同时运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手、眼睛和大脑实现了同时工作的情况。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促进其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此外,对化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还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全面发展有相应的推动作用。

面对高中化学的抽象和复杂,学生在解决相应化学问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作图法将高中化学中的相关知识和解题过程用形象直观的图示展现出来,既能简化相应问题,也能让学生在解题中避免出现相应的错误,提高其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强化学法指导 提高实验实效 下一篇: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结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