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进一步探究

时间:2022-10-22 05:49:19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进一步探究

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虽然学生都已经做过,但是有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的延伸的题目,由于比较抽象,往往只能在理论的基础上凭学生的想象做题,本实验是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渗透作用所应该具备的具体条件。

一、实验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下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

2.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壁分离和复原。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准备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KN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1.7mol/L的HCl溶液,清水。

三、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现象的观察。

2.教学难点:KNO3溶液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的现象。

3.实验对达成目标所起的作用: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验的现象观察分析,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和结果。

4.主要教学策略: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原理和步骤,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和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而对影响实验的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

5.实验类型:学生探究性实验。

四、实验教学过程

设计实验表格:

虽然实验内容相对较多,但是因为实验步骤大致相同,所以可以分组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看实验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全这四组实验。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很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有时间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由于四组实验步骤类似,以下以1mol/L的KNO3溶液为例介绍一组实验的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KNO3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KNO3溶液中。

4.5分钟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看细胞的中央液泡是否变小,原生质层在什么位置,细胞大小是否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5.再过5分钟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看细胞的中央液泡是否变小,原生质层在什么位置,细胞大小是否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过5分钟后看细胞的中央液泡是否变小,原生质层在什么位置,细胞大小是否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做完实验后,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表格。讨论并分析出现这些实验现象的原因。

教师活动:点评和小结。

请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教师总结并点评。

五、说明

1.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2.细胞会吸收K+和NO-3,所以刚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3.强酸会使细胞死亡,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所以滴加HCl后,细胞一直都是无变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强化学法指导 提高实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