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时间:2022-09-13 12:27:28

高校思想道德论文

一、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适性”需求

所谓“内适性”,是指个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需求性和个体享用性,即个体通过思想道德修养满足自身道德完善与人格修塑的需求,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获得道德审美感和享受感。时至今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未脱离“灌输”的窠臼。我们一直在单方面强调通过灌输式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把思想政治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着眼点主要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适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教育追求与教育效果实际上背道而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悉尼•乔拉德认为“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人类有能力在善行和德性方面超越现存的状态”。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只要活着就总是在追求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超越物质与精神的历史局限性,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地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个体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道德发展、人格完善,实现道德境界升华及汲取道德智慧的内在需求,具有获得道德审美感及精神享受的心理需求。人是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人一生的活动,就个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是在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努力创生“超生命的生命”,追求一种超越生命存在的不朽的、崇高的、无限的生活。同时,“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学生道德发展的这种“内适性”要求,紧扣时代脉搏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以新鲜、生动、切合实际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心灵,解除困惑,最终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精神的超越。

二、激发受教育者追求个人发展、创造生命价值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他还说:“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以便使他们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用形式教育的观点来说这就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一个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性的教师就是真正的教育的主人”。现实中,中学阶段的教育围绕高考进行,哪个学生有望升学就重视哪个学生,哪个教师能提高升学率就选派哪个教师。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不到培养和开发,内蕴于青少年身上的发现、探索和批判精神也受到严重压抑。“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但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与风险。这就需要人能够主动设计和反思自我的发展过程,具有释放生命潜能的发展能力,具有追求自我发展、把握自我命运的意志。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生命的生命体,是要求不断发展、不断超越的生命存在。应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前人先进思想的精华,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其拓展心灵的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走出小我,走进视域宽广的大世界。激发他们树雄心,立大志,在人生实践中磨炼意志,敢于挑战陈规陋习;敢于同自己的惰性、脆弱、怯懦斗争;热忱追求为人类谋福祉的目标,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生命在自然的范围以内生存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维持和延续‘生命’自身的存在…人也属于生命存在,人作为生命最高形式的意义就在于,人是生命却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走出动物家族,也就超脱了单纯生命自身的循环…跳出生命的循环圈,这是人的解放,也是生命的解放”。同样为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有真正的人,也有“人形动物”的人———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做人的标尺,主动追求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哲学家认为,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生命体,人除自身的肉体生命外,还有一个“第二生命”,表现为具有个性人格特征的“自我”。“第二生命”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具有自由本性的“类生命”,譬如人的社会生命、事业生命、文化生命等。对于人来说,“第二生命”体现了人的内在价值,体现了人生存的意义。因此,人更看重这一无形的存在。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第二生命的价值,努力掌握科学理论和投身社会实践,深刻认识自然界、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拨开名利、金钱、享乐的迷雾,自觉地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中去,使自己的第二生命日益蓬勃兴盛。

三、以诗化语言运用于教学,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作为知识传授的一部分被纳入教学体系,强调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计划,甚至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德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取代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否定了道德的动态生成性,把教化之道变成了传授之学。在语言的运用上,大多使用概念化、学术式的理性语言。这种言说方式使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弱化了感染力,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由是观之,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应抛弃那些僵化、刻板的理性语言,代之以生动活泼、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诗化语言。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诗化语言,至少有下述积极意义。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艺术本于真,诗化语言强化了教育的理论力量。有学者曾这样诠释“理想”:“理想是人对未来生活的赤诚寄托和对生命价值的超现实追求,是行动着的肉体生命之精神支柱与向导。崇高的理想,能使人在艰辛的求学生活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种高昂伟岸、永不气馁的精神状态,使之于平淡的生活中呈现出恢宏,于坎坷的磨难中展示出豪迈”。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解释了理想的涵义,铿锵的话语,澎湃的激情,使人深受感染,也更深刻的领悟到理想的精神实质。再如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可引仁人志士的诗句。秋瑾有诗:“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诗句令我们感怀当年仁人志士报效国家、抛洒热血的壮举,以及他们救国救民、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以此能够激励学生萌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诗化语言不落窠臼,富于创新色彩。艺术源于创新,诗化语言一改往日思想道德教育中冗长、套话连篇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并以清新、浪漫的语言加以表述和展现。如明代吕坤《语》:“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再如南宋文天祥诗“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南宋郑思肖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愿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些诗句让学生看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似春风细雨浸润心灵,启迪他们去追求善的人格、美的人生。诗化语言展现了德育的超越。诗化语言以其澎湃的激情,唯美的韵律,浪漫的色彩,为我们展示着美好的新生活,这种言说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改变现状、改变自身的热望。《省心短语》:“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陶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陆游的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些诗言辞优美,含义深刻,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价值。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成为道德楷模

有学者认为,在探索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下,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大学里存在着商业化、官僚化和技术化倾向的现实面前,教师自身素质又如何呢?“教师有何资格使学生成为理想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更应是道德准则的践行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应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他应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人格魅力,在人生追寻中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唯有如此,方能在教育实践中进入理想境界———“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笔者认为,德育教师应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首先,注重加强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德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富有美德的人,而非让他们背诵一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为此,应加强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熟悉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理解他们的追求。要发挥拓展学生心灵的作用,教师必须躬下身来,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解决求学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灌输理想的实践活动,引导追求超越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只有那种关注实现人类的最佳状态,蕴涵着对生活和生命美好追求的,不与现实相妥协的德育才能解除魔咒,使人获得心灵的自由”。一部人类发展史铭刻着人类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足迹。德育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获得建设幸福生活的手段,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理想,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再次,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德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追求科学的导行者,探索真理的引路人。因此,应当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准则,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境界。同时,做到爱国敬业,率先垂范;诚信友善,以身作则;对待学生满腔热忱,把职业信仰置于崇高的位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追求教育的最佳境界。

此外,应掌握教学的艺术。教师应因材施教,追求师生与文本在精神世界中的共鸣,探索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在讲课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在思维发展过程中使学生与教师同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育实效。

作者:张晓瑾单位: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三元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论文 下一篇:留守儿童思想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