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09-13 08:41:54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各方面交流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成功地完成教学过程,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是全体教师需要共同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境;情趣;发展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和当代生命科学认为,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从出生到成熟衰老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是伴随着学习并以学习为基础的最大可能地释放自己的一切潜能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各方面交流的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师教促学生怎么“想”和进一步引导学生怎么“做”,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教师如何吸引学生想学、乐学、进而会学;学做、懂做、达到能做,真正实现“心灵手巧”。教学的目的就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和自主独立、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能力,为他们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功底。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成功地完成教学过程,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是全体教师需要共同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特此根据本人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

一、为学生打造主动学习的情境

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教师并不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表演者,其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其次,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位置。实践证明,只有树立民主化的教学理念,才能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情趣

情感和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炽热的情感和广泛的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推动力量,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情舒畅、精神乐观、思路开阔的情感都是最大程度地激活脑细胞,从而推动认识过程的发展。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知识有用而去学不如爱好学习而去学,爱好学习而去学不如以学习为快乐之事而去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如果情感是“催化剂”那么兴趣就是“磁铁”。

关于情趣培养,俄国教育家托而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自己的专业,那么只能是一个老师。如果一个教师像父母一样热爱学生并执着地追求事业,他说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的爱生之心是激发学生敬师之情的驱动力。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的兴趣程度常常以对教师的喜爱程度而转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师生思想感情的交往和学科兴趣的培养。

1.利用亲切的教态和优美的语言来培养情感。上讲台犹如上舞台,亲切的教态和优美的语言会对每位学生产生信任和期待,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趣的激发。

2.利用智慧的力量和敬业的精神来培养情感。作为一个生物教师,学识渊博、业务精良、作风正派、责任感强,可在学生中树立可亲可近的形象,平时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成绩和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哪怕是摸摸头、拍拍肩之类的细节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鼓起他学习的勇气,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结合新课导入激发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

三、发展思维

学习本身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会怎样学习,学会怎样思维。有了情趣的铺垫,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五官”的功能,促使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人脑诸方面的功能得到和谐平衡发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只有这样,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才不会成为空话。

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为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为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品尝探求成功的喜悦,激发出渴望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生来说,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其印象和感受最为深刻,理解也最为深刻。

当然,发现问题后,还要求学生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自主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发问者,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由无数个问号构成的,只有一个个的问号被破解,他们才能逐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掌握新知。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开发他们的类比、联想等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所学内容的表层理解上,而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分析和创造,最终达到主动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学生才会有成就感,认为自己所学知识能够充分的得以应用,对学习的信心倍增,从而,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解放学生,并给他们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为他们打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就会被彻底地激发出来。

上一篇:领导系统的复杂性浅析 下一篇:30例新生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