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留置导尿的拔管时机

时间:2022-09-13 06:50:09

留置导尿是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是指置留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具有观察病情、避免术中损伤、便于引流和冲洗、训练膀胱功能等作用,也是临床中最基本的治疗技术之一。住院患者中约15%~25%的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来监测排尿或进行膀胱冲洗[1]。传统的拔管方法,患者拔除尿管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增加了再次插管的机率,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经尿道膀胱导尿术的时机通常有术前常规导尿、麻醉前用药后导尿、麻醉后导尿3种,而掌握拔管时机和拔管方法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科经过临床护理实践,采用导尿管先夹管,有尿意后再拔管的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改进留置导尿的拔管时机共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施留置导尿的患者108例,其中男性患者为50例,女性患者为58例,年龄45~87岁。其中输尿管结石56例,前列腺增生32例,膀胱肿瘤12例,肾囊肿8例。

1.2方法 操作流程:①选择在白天上午输液前进行拔管;②给予导尿管先夹管,然后让患者适量饮水,告知患者感到稍有尿意的时候,立即通知护士拔管;③拔管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先解松别针固定;④用20 ml注射器先将导尿管气囊内生理盐水抽尽,再向气囊注入0.5~1 ml生理盐水,然后迅速拔管;⑤协助患者及时进行排尿;⑥记录第1次的排尿间隔时间、临床表现、症状、尿量情况。

2 结果

108例患者中第1次排尿间隔时间平均在30 min以内,尿量>200 ml,拔除尿管后排尿疼痛、排尿困难、排尿费力明显减轻,无1例因尿潴留而再次插管,均拔管成功。

3 论

3.1有研究推荐,与早晨(6:00~8:00)相比,夜间(22:00~0:00)拔除导尿管有利于增加患者导尿管拔出后的第1次排尿量,且缩短了患者从拔管到第1次排尿之间的时间间隔[2]。但是相对于夜间拔管,我们考虑到,白天更便于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保证患者的睡眠;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夜间光线暗淡,患者下床活动容易发生跌倒等隐患,所以推荐白天拔管。

3.2以往我们一直认为,患者在输液完拔除导尿管,可以减少因补液过程中排尿,导致补液外渗的机率增加。但是有资料报道,留置7 d,其尿路感染率可达46.2%[3],提示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在上午输液前进行拔管,拔管后立即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排尿,既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又可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3.3给予导尿管夹管后,当患者感到有尿意的时候,此时的膀胱内尿量一般达到150 ml以上,膀胱内压力≥3.43Kpa时[4],这时候拔管相当于人自然情况下产生的一次排尿反射,有效的辅助排尿。同时尿液也起到了作用,减少了对尿道的损伤,可提高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和降低再次导尿率。

3.4传统的拔管方法是将导尿管气囊内的生理盐水全部抽尽,但是随着长时间的置管,导尿管气囊的膨胀越长、皱褶越明显、弹性也越差,同时表面会有尿盐沉积,导致拔管困难和损伤尿道的现象出现。因此,我们现在是将抽尽的导尿管气囊内再注入0.5~1 ml生理盐水,可以使气囊略隆起,表面皱褶消失,避免了拔管引起的尿道损伤,使患者感觉舒适。

3.5排尿的生理机制表明,正常人膀胱内的尿量达到150~250ml时,开始有尿意,尿量达到250~450 ml时则引起排尿活动[5]。在患者膀胱充盈有排尿要求时拔出导尿管,有助于建立排尿反射,一般只需稍加协助便能立即排尿,如果膀胱过度膨胀时拔除导尿管,因为膀胱逼尿肌强烈收缩,会产生明显的痛感,以致排尿费力。另外膀胱、前列腺手术后,因为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腹压过高,容易导致创面焦痂脱落再出血。所以导尿管夹管后,在患者感到稍有尿意的时候,进行拔管,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可提高自行排尿成功率。可以减轻患者排尿疼痛,避免腹压过高,有利于术后恢复。3.6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腹腔镜手术常规留置导尿时间为术后24 h,使用自控镇痛泵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时间为30 h左右。置留导管时间太长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即使患者必须留置导尿管,也应在不需要时立即拔除。

3.7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拔管方法,主要分为:①医护人员拔除尿管。②尿管随患者尿液一起排出。③患者自己拔除尿管。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排尿动作,让患者自己缓慢拔除尿管,可以使患者的排尿顺畅,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留置导尿管的气囊回缩不良、导尿管壁上的尿盐沉积物和结石、导尿管本身的质量问题等,而改进留置导尿的拔管时机,选择白天上午输液前,先夹管嘱饮水稍腹胀后拔管,拔管时气囊注入0.5~1 ml的生理盐水,保持气囊略隆起,迅速拔管后协助患者排尿。能够提高首次排尿的成功、降低再次导尿、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又可以减少患者对留置导尿的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Moola S, Konno 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short-term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s to prev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J]. JBI Library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0, 8(17):695-729.

[2]邢唯杰,胡雁.短期留置导尿管护理的循证实践[J].上海护理, 2013;3(13):88-92.

[3]刘晓棠. 留置导尿与菌尿的关系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1995;5(30): 272.

[4]姚泰.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

[5]权霞良.个性化排液预防拔尿管后尿失禁的观察[J].医学理 论与实践,2006;19(3):295.

[6]梁红,夏晓琼.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25-126.编辑/金昊天

上一篇:抗―Lea抗体引起的疑难配血1例 下一篇:食用苹果至过敏性休克病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