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网”――信息技术网海拾贝

时间:2022-09-13 06:49:58

修“网”――信息技术网海拾贝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拓宽思路和视野。这张“无边无际”内容虽丰富却庞杂的”网”,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其中负面的影响已经远远的超乎了想象,如何让学生在网络的海洋中辨清方向,汲取营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慢慢从培养应用技能向培养信息素养的方向转化。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 青少年

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的教学中我为学生们预设的大任务是策划举办一次以“科技博览”为主题的演讲会。在此过程中,学会应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在第九单元的学习中主要应用的是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这部分教学我采用的是将每节课的操作要点用录制软件录制,供学生参考,让学生自由到网络上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教师只做个别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同时学生也容易在网络中模糊方向,被纷繁复杂的信息吸引。在教学过程进行到编辑演示文稿一节时,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再次震动了我,这也给了我一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从而更加坚定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德育教育的信心。

一、课堂实录

1.问题的出现。本节课我按照以往的教学形式,向同学讲解了本节课主要内容之后,布置本节课的任务,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并在其中加图片、声音,疑难问题参照教学录像。在巡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小Y同学正在浏览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网页,这使我非常震惊。为了不影响课堂秩序以及小Y的自尊心,我只是轻轻的敲了一下,警告了他一句。教学继续进行,第二次巡视时,小Y仍然沉迷于网络中,他竟然已经对我的提醒无动于衷。小Y的表现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虽然在学生当中存在着一些沉迷于网络的情况,但还不至于到了不能自拔的情况。一时间油然而生的沉重让我不知所措。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都不尽相同,教师只能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上网情况,但离开学校的情况就是教师所不能把握地。初二在整个初中阶段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阶段,学生的个性鲜明,叛逆心理强。严厉的批评、紧密的“封锁”不会起任何作用,上网成瘾这个问题已经慢慢成为了社会问题,教师、家长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2.问题的解决。在这场教师与网络争夺孩子的较量中,除了直面问题我们别无选择,所以我决定尝试一下:和学生讨论一下网络与游戏的问题。恰巧在前一天的今日说法栏目中,讲的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小男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但又十分内疚,最后承受不住心理的煎熬而选择自杀的悲剧。这时我查找了这个栏目的相关资料。之后,我并没有急于把这些信息展示给学生,因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特点是很有思想,具有很强的自我成熟感,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对家长教师的说教相当的抵触。所以我走向学生边巡视边和学生交流,我尽量自然的问了一句:

“同学们平时都利用网络做什么事情?”

这时同学并没有特别理会我的问题,只有几个同学漫不经心的回答:找资料、看新闻……

几个平时活跃的同学诡秘的回答:打游戏、聊天……

这正是我要的答案。“那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啊?我趁势的接着问。

“魔兽世界、DNF、CF……”

此时学生已经被我的话题吸引,变得活跃起来,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我也列举了几种比较流行的游戏,学生一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游戏?玩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游戏可以带来快乐,可以放松自己”

“老师,您太死板了,玩游戏是不需要理由的,开心不开心的时候都玩”

……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共同的结论是:游戏是你们最好的朋友,它能给你们带来快乐。”

“看来同学们在网络和游戏的问题上还是很让老师放心的,可这个同学就没有同学们这么理智和成熟了。”我边肯定同学们边打开网页。

当我打开网页时,同学们全部聚精会神的看着小艺的故事,几个看过这期节目的同学已经开始评论起来了。过了几分钟,评论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我乘胜追击:“老师给同学们看这个网页不是危言耸听,节目中说小艺的情况是一种心理障碍,叫做网络成瘾综合症。有一个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有网络依赖症的人数占到总上网青少年人数的15%,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244万。可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小艺这样的同学,面对网络他们迷茫,不能自已,所以,下面同学们就给我们身边的这些同学出出主意,如果在网络面前迷茫,不能控制自己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我把问题抛给了同学。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意见。

“老师,我觉得戒掉网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家里的电脑弄坏,或者锁起来,时间一长,自然就不想再玩了。”

“这样不行,治标不治本,还是分散注意力,增加爱好,比如多打篮球,多踢足球,自然就不会粘到网上了。”

“多交朋友,有朋友玩,就不会无聊到整天上网了,也就不会成瘾了”

“把小艺的照片贴在电脑上,一看到他就怕了,就不会想上网了”

…………

最后我进行总结:

“大家提了很多办法,有一些还是自己亲身试验过的。看来很有说服力,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更加从容的去面对网络。”

二、教学效果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不同于往常,没有按照正常的教学进行,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新的尝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虽然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如以往教学的效果明显,但下课后,有几名同学走过来向我请教如何设置电脑COMS密码,希望家长能配合他们一起戒掉网瘾,其中也包括小Y同学,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同时也更坚定了我做进一步尝试的决心。

三、结束语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采用说教的方式来面对青少年上网这个话题,而是采用把问题抛给同学,让学生在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方法显然比传统的说教效果明显。同时,德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寓德于教也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必须在心理学方面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教育不可能瞬间改变一个学生的世界,只有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和学生一起畅游在丰富的网络海洋中,让他们知道,网络对于我们不仅仅是几种游戏,它更大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快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

[2]电脑报.

[3]中小学电脑报.

上一篇:The Im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 下一篇: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师如何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