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田径短跑技术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2-09-13 06:13:33

浅析我国田径短跑技术的发展方向

摘 要 现代短跑技术从20世纪60年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我国高校仍采用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显然是不合适的,如今塑胶跑道已经在各大高校普及,使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更加无法应用,所以必须对传统短跑技术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我国大学生短跑运动成绩。

关键词 高校 田径 短跑技术 发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对途中跑技术的一些关键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和寻找适合我国高校短跑运动发展的短跑技术。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对比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塑胶跑道的应用未能使高校短跑运动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

每年1届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是我国大学生最高级别的田径单项赛,至今已举行了6届,其中于第5届(1997年)开始采用全塑胶跑道进行比赛,但仍未能使短跑的比赛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气候等因素外,关键还是我们在训练比赛中一直延用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未能及时地将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引入到高校短跑训练的各个方面造成的。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大学生短跑水平,了解和掌握现代短跑技术是我们的首要问题。

2.现代与传统理论对短跑的关键技术的要求恰恰相反

(1)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

由于塑胶跑道具有弹性大的特点,如果过分强调后蹬,则必然会造成后蹬动作的用力方向过分向上,增加腾空时间,反而影响跑速的提高。研究表明,在高速跑进中,身体质量中心速度损耗的减少是由髋关节的伸展力矩所决定的,膝关节的伸展速度越小则跑速越快。因此现代短跑技术理论认为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而膝、踝起一种坚强的固定作用,把支撑阶段产生的髋动力传达地面,伸膝是伸髋的随动动作。目前,世界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均采用了减小蹬离地面时支撑腿大腿的后伸角即较小的展髋幅度,减小离地瞬间的膝角(160°左右),蹬离地面瞬间脚踝不充分伸展,即一种传统短跑技术理论认为不合理的“屈蹬”式后蹬的短跑技术(其实质应为推而非蹬),这样不仅缩短了支撑时无效的蹬伸阶段的时间,还有利于支撑腿快速蹬离地面,同时亦有利于摆动腿快速前摆。他们的下肢运动学特点是:较高的大腿角速度即屈和伸髋的速度,离地时支撑腿较小的伸髋幅度与伸膝幅度。

研究表明,在一个跑的动作周期中,在支撑阶段膝关节角度只是从165°缩小到150°左右,然后再伸展到162°左右,而如果伸展到180°,髋关节与踝关节的距离反而会减少8cm;相反,在同样阶段髋关节角度的变化要大得多,从148°扩大到203°。因此,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远超过快速伸膝,决定短跑成绩的关键是伸髋的速度而不是伸膝、伸踝的速度。这一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认为的“后蹬是跑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来源”的理论恰恰相反。认为,在高速跑动中,人体是不可能进行第二次后蹬发力的。因现代短跑着地支撑时间共80ms左右,后蹬30ms左右,后蹬发力时间则更少,仅为10ms左右,而人体肌肉收缩发挥最大力量需要70~90ms,股四头肌在10ms这么短的时间爆发式地释放出能量是不现实的。

(2)在前支撑期支撑腿应主动支撑而不应主动弯曲缓冲

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过分强调缓冲,认为脚着地后,踝、膝、髋关节应“主动弯曲,做退让工作”来缓解支撑反作用力的阻力,并为后蹬蓄存能量,是一种人为的蓄能过程,只有当身体重心通过垂直阶段进入后蹬阶段才由股四头肌做爆发式用力,来释放能量,使之前进。正如前所述,整个支撑期的时间为80ms左右,这一时间基本上就是肌肉发挥最大能量所需的时间,要想肌肉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就必须在脚落地的瞬间便开始发力。这就对传统的缓冲理论提出了质疑。针对这一点,现代短跑技术理论把整个支撑过程分为了“扒”(前蹬动作)和“推”(后蹬动作)两个阶段,要求在整个支撑期应自始至终用力而不应采用主动弯曲踝、膝、髋关节来进行缓冲。认为当摆动腿充分前摆后就应立即用身体中轴的伸肌群发力,主动用力下压,此时膝与小腿肌肉应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在脚着地瞬间,脚在大腿的作用下积极后扒,相应地减小脚着地瞬间的速度,以减小着地阻力;在脚着地后,支撑腿应主动向后用力并积极伸髋,一次完成整个支撑动作;在整个支撑过程中,小腿和脚诸肌肉处于积极用力的紧张状态。这样,就使人体在前支撑期产生了动力,并通过大量的肌电研究和实践证实“前蹬有加速”,这同时也说明了跑时人体运动的实质不是绕支点转动,而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

3.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动效果

现代短跑技术注重在高速运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臂与臂、腿与腿、臂与腿的摆动与配合,十分重视高速跑动中肌肉放松、协调,高速跑动中的放松技能就是摆动技术和摆动力量的发挥与利用,只有具有很好的放松能力的肌肉才能在较长时间内以最高速度进行工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以摆为主,摆蹬结合”的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注重髋关节在高速跑中的作用,提高在支撑过程中大腿角速度,减小膝关节的伸展速度,采用“屈蹬”式的后蹬技术。

(2)摆动腿前摆结束后,身体中轴肌群发力展髋,摆动腿积极下压后扒,进行主动支撑,形成高重心的跑姿。在整个支持阶段各相应肌肉群均应处于积极用力状态。

(3)整个短跑技术应为高重心、屈蹬式和蹬地后快速转换为前摆,进行有力的前摆和积极的下压。

(4)注重肌肉的放松和摆动技术,重视前摆着地与后蹬的衔接。

2.建议

(1)修改现行的教科书,改变“后蹬是人体获得前进的唯一动力”的落后观念,引入髋动力理论,使体育院系的毕业生一走上工作岗位便能掌握现代短跑技术理论。

(2)组织高校短跑教练进修学习,使教练员掌握现代短跑技术理论并运用于实践。

(3)努力提高场地建设的力度,改变训练与比赛场地不同带来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等.对短跑新技术理论的综述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

[2] 宫本庄.通过下肢肌电观察对部分短跑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J].体育科学.1993(5).

[3] 刘忠庆.论我国田径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J].体育函授通讯.1999(4).

上一篇:突破技术在现代足球比赛中的科学应用研究报告 下一篇:健美操运动的生理生化指标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