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化学课有效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3 05:26:42

新课改下化学课有效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还是无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学习收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化学课?准确把握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

一、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起着确定教学方向的作用,对保证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化学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其次,是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毫无疑问,三维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二、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

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喜欢传统的的讲授式、传输式教学。此法对于课题纪律的管理,教学的推进比较方便,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参与学习的程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质疑、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相互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愉悦、开放的课堂。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他们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许多卓有成效的大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是提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案;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纠正;回顾学习步骤,支持学生的反省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事实上,作为教师其实都知道: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能寄希望于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的效率。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这样,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的任务。

上一篇: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 下一篇: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