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

时间:2022-09-13 04:07:56

高职语文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

摘要:翻转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为了验证其可行性,从学情出发,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了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小说阅读教学中,通过形式和内容的翻转,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得到了提升,增加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P键词: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高职语文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K2015A762)

G633.3

翻转式阅读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把传统的阅读教学结构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根据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1]。高职语文教学中,小说单元常常是学生拿到课本阅读兴趣最大的部分,学生和教师都心向往之,热情期盼,但是每每教学结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次我们就以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例,看看翻转式阅读教学中小说教学如何开展,对比传统教学班级到底效果如何。

一、翻转式阅读教学过程

1.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

(1)确定教学目标和相关教学资料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都围绕统一的教学目标。《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有三点:一是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二是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三是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本文的理解把握。

为了便于学生了解作者背景,教师在资源库里上传了作者欧・亨利的生平、写作特色、补充阅读――《麦琪的礼物》、小说的结构分析,学生可以在没有完全理解、吃透的情况下随时查看相关资料。

(2)制作微视频

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精彩之处,教师利用白纸和笔,自己讲解,录制了8分钟的微视频,提前一周上传到空间内,供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

2.学生观看教学资源,自主留言

预习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学生先行自学,是“训练阅读最主要的阶段”[2]。每一位学生都要在网络平台上留言,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留言了解学生对自学资料的掌握情况。根据空间显示统计,86%的学生都在网络资源上传一天之内观看了资源库中的教学内容并留言,有12%的同学重复观看并且做再次留言。由此可见,学生主动预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参与度很高。在观看留言时,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给予了回帖指导。

3.教师分析留言,解决问题

根据留言来看,大部分学生首先是被文章中的友情所打动,在三位画家身上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因此这个情感目标已经达到了,在课堂讨论时就可以一带而过了。有部分学生留言批评琼西的人生观是错误的,甚至有学生认为她看到树叶凋落就觉得自己要死了,是愚蠢的,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给琼西的评价,是否有失公允,课堂讨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留言的统计和汇总,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却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4.合作讨论,纠正反馈

课堂上把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小组,每组4位同学。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教师多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

二、翻转式阅读实践过程与传统课堂比较

翻转式阅读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阅读实践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喜欢。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反馈,对比传统教学班级,我们发现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教学效果。

1.学生阅读兴趣和发言积极性提高

与实践中传统教学班级相比,翻转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参加翻转式阅读实践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有大量的时间反复阅读文本,可以把自己的疑惑跟帖留言或是在交流群里提出来,老师和同学都可以解答,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前就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看不懂文本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有话可说,学习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翻转课堂的讨论就能更加充分。许多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自己在思考讨论以后就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的发言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思想的海洋里。

2.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自主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质的提高,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主动探究,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发散思维大大提升,能有独特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3.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笔者在课前查阅了大量有关《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资料,写出了非常翔实的教案,传统课堂的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环节,逐步解读小说,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少有惊喜、没有波澜。 在翻转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的关注点似乎不在于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这三个方面,而是更集中于老贝尔曼这个“人物”身上,对于这个人物,许多同学分析了他外在与内在的矛盾,他灵魂的闪光点,同时还表达了对老贝尔曼从厌弃到感动到敬仰的改变。课堂教学不应该只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应该关注审美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思想的撞击,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整体有了显著提高,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很好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处理水平也随之有很大提升,摄取的知识量明显增多,视野也开阔了。

此次高职课堂的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是针对高职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运用翻转的教学理念,探索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发挥了电子传媒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培养了阅读教学中高职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自然就会提高阅读效率,并且激发了高职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成就感,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要素,提高审美能力,这里翻转的不仅是教学形式,也是教学内容的转变,在完成工具性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引导学生分辨真假、是非、善恶,提升其判断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审美能力,这是高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实现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孙佳佳.略谈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上一篇:我看对联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下一篇:雨中人绘画在大学生心理咨询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