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切除子宫时机的探讨

时间:2022-09-13 02:54:12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时机。方法:对15 650例产妇,其中因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切除的1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剖宫产8例,阴道分娩6例;出血量1000~1500ml者3例,1500~2000ml者8例,>2000ml者3例;切除子宫距产后出血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48小时;死亡3例。结论: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时机应根据出血原因、出血量多少、出血速度快慢来决定。

关键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时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062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分娩产妇15 650例,年龄21~37岁,平均25.67±2.96岁,平均妊娠次数3.4次,平均产次1.5次,将其中14例孕周30~42周、因产后出血而切除子宫者作为分析对象。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1]。

产后出血相关处理:一旦发生大量出血,立即给产妇吸氧、保暖、取仰卧位,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查明出血原因,采取有效止血措施:①对宫缩乏力者立即按摩子宫并同时应用宫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②有软产道裂伤者,给予准确结扎血管、缝合伤口;③有胎盘胎膜残留者,立即施行徒手剥离胎盘、刮宫等措施,④子宫胎盘卒中热盐水纱垫敷子宫促进子宫恢复;⑤胎盘植入时尽可能的取出可以取出的胎盘,用催产素后观察出血情况,在剖宫产术中可“8”字缝合子宫出血部位等治疗措施,以迅速止血。在上述病因治疗的同时根据出血量及产妇全身情况及时输液、补血、纠正酸中毒等;把握早期、快速、足量3个环节,一般产后出血都可以达到有效治疗。若产妇出现中度-重度休克期表现,应争分夺秒、全力抢救休克,同时积极准备手术,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羊水栓塞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见表1。

死亡原因:死亡3例中,1例因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达2000ml为稀有的Rh阴性O型血,未能及时得到输血,术后出现全身重要脏器衰竭而死亡,其余2例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并发羊水栓塞引起产后大出血而死亡。羊水栓塞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出血发生早、迅速、来势迅猛,死亡率高。本资料1例羊水栓塞幸存者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在发病1小时内即行子宫切除术而挽救了生命。产妇患慢性乙型肝炎、严重贫血、妊娠并发症,对失血无耐受力,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会引起严重后果。

讨论

产后出血为产科危重急症,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

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子宫胎盘卒中多见。而死亡以羊水栓塞多见。羊水栓塞,因出血迅速,病情发展快,在短期内便可出现休克,故一旦确诊立即手术;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胎盘植入、子宫胎盘卒中、子宫破裂能修补的都可以先行保守治疗,无效时方行切除子宫。

产后出血量及速度与子宫切除的关系: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一般出血快,病情发展迅速,所以在积极止血、抗休克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立即行子宫切除术。出血量≥1500ml切除子宫与资料报道一致[2]。对子宫胎盘卒中在剖腹产术时给热敷等治疗观察1小时不能有效制止出血,出血达1000ml以上即行切除子宫;胎盘植入术中8字缝合出血部位,用催产素观察2小时;术后输血输液积极处理观察6小时,不能止血者即行切除子宫。子宫破裂确诊后立即行修补或切除术。有妊娠异常情况:如妊高征,妊娠合并贫血、慢性乙型肝炎等往往凝血功能差,对失血无耐受力,出血在1000~1500ml,最多观察2小时,不能有效止血者行子宫切除术。

产后出血与休克的关系:产后出血性休克是因分娩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产后出血致休克程度达中度-重度时,应在全力抢救休克的同时,积极准备手术,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产后大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本文资料显示剖宫产发生产后大出血切除子宫较阴道分娩的多,与资料报道的相同[3]。

总之,把握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时机,要根据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速度;休克程度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马彦彦.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9,2(8):274-277.

3林颖,等.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8(16):4117-4251.

上一篇:消糜栓联合红外光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观... 下一篇:尼尔雌醇和米索前列醇分别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