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综述

时间:2022-09-13 02:18:35

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综述

作者:张锦莉 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务秘书系

一(略)(一)(略)

(二)教学内容上突出实践性传统的法学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往往陷入抽象的价值判断,寻求有效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诊所式法律教育建立在真实的案件背景材料和真实的当事人基础之上,要求学生用律师的思路去思考实际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从学理的角度对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学生通过扮演具体案件中的各类角色,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实务中检验所学的法学理论,解决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多角度、深层次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巧。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典型的法律实践教育。

(三)教学方法上突出互动性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缺少讨论,学生缺乏思考,这种形式的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两者是密切的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启发学生,学生在思考后也可以反问教师。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的过程中,适当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简短的评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自我总结。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体验到学生的感受,这是一种教学相长、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这样的互动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效果上突出丰富性传统法学教育注重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特点是比较抽象,效果单一,除了考试之外难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验。而诊所式法律教育采用提问式、对谈式、互动式、模拟训练、个案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担任多种角色获得各种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取得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收获。同时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及他人的表现,也可以听到他人对自己表现的评价,从而可以明晰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养成审视和反思自我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建立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法律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的培养,重教师授课、轻学生的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诊所式法律教育打破了传统法律教育中人为设置的法律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樊篱,建立了教育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社会生活的复杂层面,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法律教育教学中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对于我国法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法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有助于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中,教学内容以教科书为主,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考试内容也主要以课本和讲义为依据,注重传授学生法学基本原理和系统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单向教学模式不同,诊所式法律教育使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到实践性的学习中,课堂上积极讨论,课外参与真实案件的办理,办理案件到哪里,哪里就成为学生学习本领的场所。学生在承办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实践的方法和技能。诊所式法律教育实现了法律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律专业的学生仅仅熟悉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有正义感和社会良知,要向社会和当事人传递温情的人文关怀。美国法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法学院院长感到“对法学院的学生灌输一种承担免费法律服务工作的义务感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传统法学教育中,法律专业的学生通常无法感知法律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无法感受案件当事人的悲欢苦乐。目前,我国国家法律援助的资源与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和缺口。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40万件法律援助类案件,而有律师办理的不到20万件。与此同时,许多法学院校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机会,渴望接触、办理真实案件,渴望获得经验并提高能力。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供需矛盾。学生通过参与具体法律案件的办理,能够直接与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感受不同人群特别是弱势人群的法律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有利于学生萌生法律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律教育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培养合格的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还应当包括培养各种各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例如企业法务人员以及公务员等。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紧张的今天,法律院校的毕业生未必一定有机会从事法律职业,如果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收获仅限于呆板的法律条文和僵硬的思维模式,那么将很难参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导致许多学生口头上头头是道,行动上手忙脚乱。诊所式法律教育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法律的机会,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法律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有机会在真实的、有足够压力的环境中锻炼并提高冷静分析、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法律实践中还能体验社会公平与正义,感受法律的力量,有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诊所式法律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真实案件法和角色模拟法。

(一)真实案件法真实案件法就是将学生置于律师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当事人办理真实案件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揽收案源,各个学校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权益保护中心、社区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教学机构,让学生在这里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进入实际工作并最终获得一定的学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所长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在增强学习兴趣、获取技能的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真实案件法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工学矛盾,要求教师改变和学生交往及沟通的方法,校园、办公室、接待室、网络BBS平台都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场所,电话、手机、E-mail都应该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工具。课上课下多渠道交流,随时随地进行指导,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可以使学习者思路更加明晰与活跃,这对于习惯了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二)角色模拟法角色模拟法是把学生按不同角色进行分类并置于某一虚拟的场景之中,在设定的、可控制的场景、情节中让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感受不同角色的处境和背景。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并不接触真实的客户案件,他们在虚拟的场景中分工扮演律师、当事人、证人、政府官员或法官,就案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谈判、辩论、调解或审理。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其担任的角色中有所收获。整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典型案例、组织案件材料、进行角色分工、熟悉案件情况等。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授课内容与授课目标的结合,案例要有现实性、代表性和灵活性。角色分工要注意结合学生各自特点把学生分成法官组、当事人组、证人组、书记员组和律师组等,每个学生必须加入一个组并尽可能担任一个角色。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法庭审判提纲”并分别指导不同角色的学生抓住案件的关键性问题和争议的焦点,全面把握审判各个阶段的工作及案件审判工作的进度。二是庭审模拟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按照分工进入各自角色,各项活动都要严格按照实际工作的要求来开展,营造一个严肃、正规、真实的法庭氛围,促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杜绝轻视和作秀的态度。三是总结提高阶段。庭审模拟结束后,教师、法官或律师应当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点评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实体法和程序法掌握的熟练度以及在庭审中的实际表现等内容上,既要充分肯定庭审中的正确做法与成功之处,也要明确指出其不足,指导学生“再学习和相互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总而言之,法律院校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法律工作具有多因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征。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他们需要实现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法律科学与操作艺术的统一,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互动的可变环境中,要秉承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和均衡效率的法律价值,寻求法律上的最佳解决办法。因此,他们应该具有很高的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能力通过一般的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获得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逐渐具备和提高这种适应能力的良好教育方式。

上一篇:高校就业法律教育问题研讨 下一篇:法律教育与律师良性互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