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艺术

时间:2022-09-13 01:16:06

谈课堂教学艺术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公共课的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称为是一门艺术。因为,优秀教师的课堂讲授,对于学生说来,不仅是单纯接受知识,而且,听其讲授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有着艺术般的享受。

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时,有许多理论问题应加以注意,而首当其冲的应是:“注意”、“发现”、“暗示”等问题。在一个教学单元时间内,音乐教学艺术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巧妙支配学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运用

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从理论上说,“注意”可按其产生和维持是否出于自觉的意图或努力而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主观因素加以控制的“注意”,这是有目的的行为,经常需要意志去支配。譬如,教师在讲授重要内容时,有意指出此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学生们的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便产生积极的活动,从而保证对当时作用于脑的事物产生最大与清晰的反映。再如,我们讲授《乐理》课的音程、调式、调性等,作为教师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在讲授音乐史论述某一作曲家时,强调他的历史地位,使学生充分注意到他,等等,这些都是在运用“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在学习重要内容时效果非常好,但是,这种通过意志所起到作用的“注意”对人体的能量消耗很大,故而,易使学生疲劳。因此,无论是上专业理论课(如音乐美学、音乐史,或是乐理、和声等),还是音乐欣赏类课程,教师都不能全采用这种“有意注意”,因为,除非是对理论有极大兴趣、或是自制力极强的学生可以坚持’" 分钟的课堂学习,而大多数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使大脑皮层造成抑制状态,而反应迟缓或是走神,乃至不听教师的讲授。所以,教师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后,再使用“无意注意”,这样将有利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和维护课堂秩序。

“无意注意”是没有意志参与的行为,其特点在于无目的性。譬如,教师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事情,来比喻音乐的问题;以生动的语气描述某位音乐家的生平事迹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为教师所讲授的新颖的、闻所未闻的内容所吸引。这便是运用的“无意注意”。这种“无意注意”在欣赏类音乐课常常被无意识地使用,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这种“无意注意”最大的优点是不易产生疲劳,能坚持很长时间。此时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引起的。如生动有趣的内容、十分动人的演唱演奏的舞台表演之图像的放映,或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示范表演等。引起“无意注意”在于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新颖性和活动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声音的突然变化、突然停滞,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总的说来,教学内容的更新、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新式的教具等等,是新颖性的重要来源。“无意注意”的活动性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鼓励学生提问,或教师向学生发问等,都使教室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这些都是活动性的表现,都会引起“无意注意”。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先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有意注意”,再以生动的内容转化为“无意注意”,两者交替使用,便起到了既讲授知识,又控制了课堂纪律的作用。再者,“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比例,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学生中,其结构是不同的,如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感受理论内容的自制力要相对强过表演专业的学生,故而,对前者的教学中可多使用“有意注意”,而对后者,可多考虑使用“无意注意”;理论性强的课程多使用“有意注意”,欣赏类课程多使用“无意注意”。但应当说明的是,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单一使用一种“注意”的方式教学,因为,音乐课程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感性上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音乐理论上的认知。

在教学中运用“发现”

所谓“发现”,是指对已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产生的认识。而倡导将“发现”应用与教学, 始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Bruner1951―)。

布鲁纳认为,虽然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去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去获得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认识成果和历史经验,但不应只使用那种传统的由教师将其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现成记取的办法,而是多让学生独立探索、自行发现。他强调教师只向学生提出材料,让学生自己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整理,发现应得的规律和结论。

在课堂上使用“发现”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并常常呈现出跳跃性的思维特征,而以往“填鸭式”的传统讲授法,对他们来说会抑制学习的兴趣,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不断的探问式的教学中去接受新事物、新内容,这正与他们思维特征相符合。

在课堂上使用“发现教学法”,一般先是提出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如在讲授乐理的中古调式,在论及到多利亚、弗里几亚等调式时,可以询问学生这些调式名称的由来,再把此问题分解成若干必须解答的疑点,如它们与古希腊调式的关系、中古调式的由来等,让学生在期盼中逐渐“发现”问题的实质;再如,在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同是小三度音程,但在不同的调与调式中,它含有小三度(不完全协和)与增二度(不协和)的听觉音响,这是为什么?用这些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并鼓励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某些资料,作出解答的假设。如此这般,让学生展开讨论,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们以正确的答案来进行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发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学生的归纳与演绎等高级心理活动,这对于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发现”教学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使学生处于猜想、惊讶、困惑和期待之中,从而充分发挥其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经过课堂中不断使用“发现”,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提高发现音乐研究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这种创造性将使学生对来自外界的刺激提出种种预测或假设,并经过观察,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加工组织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工作。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能否出研究成果、能否在学习的知识中发现问题,并去研究、归纳与演绎,应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贯彻的方针。

遗憾的是,尽管这种“发现法”对激发学生的热情及活跃课堂气氛十分有效,但是,就连布鲁纳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内容的时间上要多花一倍。于是,他认为学生不可能只凭“发现法”学习。“发现教学法”只能是教学法的一种形式,而只是在需要时运用。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将音乐课程的许多问题传授给学生,单纯使用“发现教学法”势必会打乱教学进度。

“暗示”在教学中的使用

“暗示”,在心理学上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

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为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多采用言语形式,但也可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

“暗示”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关键在于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地运用启发、联想的力量,通过音乐、想像、智力和体力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放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学到较多的东西。这种“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造。

洛扎诺夫将这种方法曾用于“自然”、“外语”等课的教学实践中,如在自然课上,教师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些伸展活动,同时用立体声扩音器播出鸟鸣等自然界各种悦耳音响,使学生的大脑等各部位放松。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堂课要学的自然元素的化学术语和符号,并说明这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乐趣。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想像的远足(野游)来重新体验过去的愉快的学习经验,通过联想,形成自信的、主动进取的精神状态。然后,教师在一种带强烈幻想色彩的气氛中,让学生把自己假设成为水的分子,想像自己怎样滚动,怎样随容器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状。最后,教师再伴随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音乐,运用戏剧性的语言和能够激发学生联想的形象,重复朗读每个化学名称,说明水的分子与其他元素的化合作用。

这种“暗示法”能否运用于音乐课的教学之中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在音乐史、音乐欣赏等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讲授某个历史时期的音乐状况、某部作品时,配合以多媒体课件,以及还原非常真实的音响系统播放音乐名作,用“暗示”使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地理、人文及音乐环境之中,仿佛是当时的成员之一,设身处地的感受其音乐,这种暗示教学法,会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有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并获得极大的收益。

和奥尔夫或铃木教学法相比,这种“暗示”教学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前两者主要要求其活动性、参与性,而后者主要是要求心灵上的参与及情感上的沟通。除了音乐史、音乐欣赏课外,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许多课程也是可以采用“暗示”教学法的,不过,其“暗示”的内容不尽相同罢了。

课堂的教学是重要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掌握课堂教学的艺术。作为音乐教师不能只是自己具有高超的音乐技能或是深邃的音乐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顺利地传达给每一位接受者――广大的学生。

田可文 武汉音乐学院

上一篇:“游戏精神”与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下一篇:“问题”的设计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