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方法探索

时间:2022-09-13 12:09:44

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方法探索

【摘 要】高中数学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相关方法,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高中数学成绩。所以,教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习的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较为理想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成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52

数学不像政治、历史之类的文科学科,仅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由于数学知识具备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相关的定理、定律及概念要求学生在记住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将其掌握,从而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搞清楚数学中包含了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内容,在教材编排时相互穿插,学生要想学好学透数学,就要对这二者有更为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探索明白代数和几何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知识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在找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后,再将知识进行串联,从而构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再进一步强化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顺利的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了解,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然后再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寻找数学学习的相关方法。当然,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借此来对数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简单的说明,将学习的方法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对数学成绩进行提高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引导,面对高中数学庞杂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先对教材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自己先要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自身的视野,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这样教师才能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在课堂上有效且高效的完成数学知识的教授工作。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分别是哪里,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发扬长处,补齐短板。因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从而掌握对数学进行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予以关注,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实时动态,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要施以启发,让学生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要施以鼓励,让学生打起精神、卯足干劲仅需学习,从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教师可以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弹性调整,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数学能力水平,来安排一些具有层次的课程教学。这样才能让教学内容在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同时,也能不放弃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要让这些学生也能学懂部分知识,让他们觉得数学的学习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当然也不能忘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为这些学生留一点“加餐”,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以此避免由于这些学生过于自负,而在数学学习中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对数学成绩进行提高的方法。归根结底,教师只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成绩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主要还是要看学生本身的努力与否,及方法使用是否合适。简单来说,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使用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就能够极为有效的将数学成绩予以提高。

首先,预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要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我们考虑到数学学科的难度较大,因此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进行,一般都是先“粗”后“细”,学生先粗略的对预习内容进行了解,知道教材中该部分的大致内容,找到这部分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何关联,并对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简单的判断,然后再仔细的对预习的内容进行了解,逐字逐句的对教材内容去进行品读,尽最大可能的去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将一些暂时没有搞懂的内容进行标记,在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以便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完全理解。另外,学生在做足了预习的准备后,数学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且长期的预习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会如何去听课。一堂数学课只有短短的40多分钟,算上其中耽误的些许时间,再加上教师提问等耗费的时间,真正进行教学传授知识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在这30分钟中,学生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及手到,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做到心神合一,从而真正高效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搞清楚教师教学内容的主次,有针对性的进行记忆。

再次,学生要学会如何去解题。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大量的解题练习,学生通过解题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从而能够将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找到哪一部分知识还没有掌握,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再次学习。当然,学生在进行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关键在于“解”,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对题目进行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解题量的把握,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无法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太多容易引起疲劳,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

最后,学生要记得对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记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记住的知识会有所遗忘,这时就需要学生及时的进行复习巩固,在快要达到记忆遗忘的临界点时,就进行一次复习。

总而言之,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是要把握好自身,二是要把握好学生。教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要将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努力提高学习的能力。其实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很简单,并不是为了向学生教授相应的数学知识,而是要做到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后,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数学学习,主动的去获取数学知识。当然,数学学习的方法不是绝对的,因为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学生要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通过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长期坚持不懈的进行努力,最终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数学成绩。

上一篇:浅析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