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2 11:48:01

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中学班级管理是一项长久、动态且促使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做好班级管理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并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使学生在民主、开放、和谐的环境中吸取知识。通过对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学校、班主任、学生等角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班级管理的策略,为实现和谐班级的构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略尽绵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创新策略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直接关系着教育功能的实现及学生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教育从粗犷式逐渐规范化、素质化,从管理的角度看这既是进步也是挑战,中学学生更加活跃,班级越发民主化,但对于民主的度却难把握;从操作层面看,学校对班级管理的要求相对统一,虽然有利于班级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凡此种种,新时期的中学班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民主化变成随意化

目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在班级管理中为素质教育营造和谐的环境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给予民主是和谐的主要途径,从目前看,学校与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的,使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放松心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部分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思路单一、目标与实际脱轨的现象,学生借着民主的思路将老师与学校的关心、信任当成放纵的理由,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按部就班,平时对自己要求松懈的学生更加肆无忌惮,导致两极分化更严重,可见班级管理的随意化是教师对民主的“度”把握不当。

2.中学班级管理模式片面、单一

中学面临择考高中,文化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因素有许多,如兴趣、方法、习惯、心理等,在班级管理中,部分教师的管理模式相对单一,或者只要学生学习好,其他因素可以忽略不计,或者一味灌输自己认为对的学习方法,前者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后者极度影响学生的个性。这样的管理仅仅从单一的方面灌输给学生理念。作者通过对x市师范中学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约11%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约31%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约15%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可见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片面,在大环境中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加重学生的缺点。

3.权威管理,主观评价学生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本身象征着权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重复信任和尊重学生,否则小集体会失衡。在现代教育管理中,仍存在部分班主任使用权威管理学生、对学生进行主观评价的现象,管理者通过权威的手段制定管理规则,一旦学生违反,坚决实施打压,有的班主任甚至体罚学生。天津卫视新闻曾报道,天津某中学一名班主任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罚学生跪在烈日下,最终导致学生中暑并引发心理疾病。还有部分老师利用权威主观评价学生,给好学生贴好标签,给坏学生贴顽劣标签,这些心理阴影会持续影响学生,甚至导致学生自暴自弃。

二、中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

1.有度发扬民主,采取创新管理模式

在管理中,很多时候我们强调发扬民主。民主是和谐的前奏,但如何发扬民主成为主要研究的课题,在此我认为有度发扬民主,抑制学生的随意化,更合适现代教育发展。从崭新的素质发展观看,让学生知道当今科技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必要的,只有善于调整自己、适应时代步伐的人才能找到好的发展方向。管理者引导学生采取自我调整,以民主的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及学习计划,教师监督学生的执行力,同学之间也彼此监督,让学生明白在素质教育中自身才是主体,发扬民主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民主。方向是积极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潜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树立新的中学班级管理理念,积极转换管理角色

管理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实现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就要求管理方法多样化,管理思路发散化。所谓角色转换,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学生家长。首先,从观念的角度看,曾经我们仅仅在确立了学习目标后,只要学生能够向目标努力,无所谓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班级管理也要估计学生的心理、习惯、方法、兴趣等,管理从单纯的课业监督中走出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如适应力、学习力、承受力、交往力等,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合格人才;其次,从角色转变的角度看,加强学生的主体观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这也极大扭转了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联系学校、班级、学生、家庭等方面,家长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也是必要的,在校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管理,在家学生也能体谅家长的辛劳,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学生智商、情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3.构建和谐班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系统整体观是目前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主要观点,社会中各个部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整体与局部实现了互相制约,因此,每个人都要有主体观、整体观。从班级角度看,影响班级基于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学校构建和谐环境有利于班风、学风的提高,家庭环境和谐有利于学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提高,两种提高对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大有益处。在和谐的管理环境中,学生的自我能动性提高得更快,并且新的追求与好的学习方法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整体观的影响下,主体观更强烈,所谓的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的管理,而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新时期中学班级管理倾注了学校与老师的耐心和爱护。从素质教育发展观出发,教师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改善管理方式,发扬民主,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再通过改变管理观念,实现学生的管理角色转换,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看到整体观、意识到主体观,找准自身的位置;最终学校加强对班主任的指导,中学班级管理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保证学生课业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雄贤.浅谈中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14(2).

[2]孙军.初中班级科学管理研究[J].才智,2012(7).

[3]牛佩娜.试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班级管理[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4]李建忠.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4(3).

作者简介:蒋佑兵(1980.05―),四川省南充市,汉族,学历: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上一篇:以柔软姿态面对人生 下一篇:浅议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