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活·幸福

时间:2022-09-12 10:27:43

【摘要】二、“鲁洁问题”的意义 鲁洁教授虽然没有对道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做出完满的回答,但是她提出这一问题,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

道德·生活·幸福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品德等,不是先天的,也不是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授、教授的,而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是一个人长期的生活、活动、实践在心理留下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近年来,生活德育论在我国德育学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生活德育论存在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道德是生活的目的,还是生活的手段?如何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为什么道德地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些挑战人类智慧的德育学难题,我国德高望重、已80多岁高龄还探索不已的著名德育学家鲁洁教授近年一直在关心这些问题。

一、“鲁洁问题”的提出

鲁洁教授在负责制定《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时,提出了一个基本理念:“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道德和道德教育是源于生活的,也是为了生活的。道德不是为道德而道德的”。这一观点相对于康德的“为道德而道德”来说,无异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提出这一观点之后,鲁洁教授立即意识到面临几个理论难题:

{1}道德是第一性的,还是生活(幸福)是第一性的?是道德决定生活(幸福),还是生活(幸福)决定道德?{2}道德是(生活、幸福的)手段还是(生活、幸福的)目的?如果道德只是一种方便生活、实现“好”生活的手段,那道德还有什么神圣性?如果生活是目的,是第一性的,是否可以抛弃道德而不择手段?{3}是动机性道德还是评价性道德?我们说一个人有道德,是因为他内心善良、有爱心,等等,还是因为他做出了道德的行为?是根据动机还是结果来评价人?具体地说:一个资本家为了扩大自己(或其公司商品)的名气而捐款、参加慈善活动,他是否有道德?一个人为了救人而闯红灯,因此被警察抓走,最后没有救人,他是否有道德?

对于这些理论难题,鲁洁教授说:“随着学习和思考的深入,我意识到:‘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的理念面临着诸多理论上的挑战和难题。到目前为止,我本人还处于困惑之中,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1] 可见,道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二、“鲁洁问题”的意义

鲁洁教授虽然没有对道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做出完满的回答,但是她提出这一问题,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鲁洁问题”的德育价值在于: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对待道德、教育目的与学生的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总是苦口婆心教导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奉献、燃烧自己、牺牲……在今天,这些大道理已经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了。可是不这样去教导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是叫学生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而读书吗?……弱小的学生面对凶恶的歹徒,是否该挺身而出勇于牺牲,还是明哲保身?当今时代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

总之,“鲁洁问题”所蕴涵的重大学术价值与实际价值,还需要我们后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去探索。

三、学术界对“鲁洁问题”的研究综述

“鲁洁问题”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道德与生活谁是第一性的?对此,早有学者论述了:道德源于生活,道德在生活中,道德为了生活,“人在生活中创造道德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2]

最近,鲁洁教授指出:“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它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人们要道德来做什么?道德只在于通过它所赋予的意义对于人的某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3]

到此,道德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道德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生活得更像人。简洁地说就是道德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接下来的问题是:人如何才能生活得幸福?道德为什么能够使人生活得幸福?没有道德,人能否生活得幸福?

对此,我国教育学术界的研究是非常少的,人们才刚刚开始涉及这一问题:“作为人之生活方式的道德教育,只有得到生活的接纳与认同,才能观照人生的意义,使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可见,关注人生幸福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道德教育的宗旨就在于促进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4]

下面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四、对“鲁洁问题”的探讨

对于“道德为什么能使人幸福”“没有道德,人能否获得幸福”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德育学界之所以研究不多、不深,主要在于没有对生活的各种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因为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生活,把生活划分为若干类型。

1.生活的类型

从幸福与否角度看,生活可以划分为:{1}幸福的生活。{2}不幸福的生活。从道德与否的角度看,生活可以划分为:{1}道德的生活。{2}不道德的生活。{3}中性、零道德的生活。

可见,笼统地说生活是人生的目的是不够准确的。应当说,幸福生活才是目的;人人追求的都是幸福的生活。幸福并非单一的,而是有程度、时间、层次、类别等方面的差异:在时间上,有一时与短暂的幸福,也有终生的幸福;在层次上,有初级幸福、中级幸福、高级幸福;在程度上,有比较幸福、幸福、很幸福、非常幸福;在类别上,有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婚姻幸福、家庭幸福等。

那么,如何才能够生活得幸福呢?幸福与道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幸福的含义及与道德的关系

一般说来,生活幸福是指生命安全有保障,衣食无忧,即生存需要与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得到满足,等等。简单地说,就是指人的欲望、需要得到满足、目的得到实现等之后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幸福的获得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如社会稳定与否、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制、道德状况等;主观个人条件如能力、学识、健康等。此外还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幸福:越是高级的幸福、完满的幸福,所需要的条件越多。

从道德与否的角度看,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有二:一是正当的、合法的、道德的途径,二是不正当的、非法的、不道德的途径。

那么,通过不道德的途径是否可以获得幸福?一个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非法的手段,凭着自己的圆滑、老练、逢迎、聪明、巴结讨好,甚至通过暴力、偷盗、抢劫等途径,确实可以获得一些功名利禄,可以位及人臣。但是,这些不正当的手段必然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反击、报复、嫉妒等。你可以通过欺骗、隐瞒等减少他人的嫉妒、反击、报复等,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一个人不道德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众叛亲离。此时何幸福之有?不道德手段可以获得暂时、片刻、初级的幸福,不能获得终生的幸福、高级的幸福、完满的幸福。

总之,你获得的不正当利益越多,侵犯他人利益就越大,遭到他人的反击和报复以及法律的惩罚等就越大。因此,你获得幸福的风险就越大。

反过来看,一个人若一贯遵守道德,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呢?当然不一定。因为幸福的获得还有赖于其他许多主客观因素。总之,从道德的角度看,一个人有道德不一定可以获得幸福,但是没有道德则一定没有终生的、高级的、完满的幸福。也就是说,道德对幸福具有一种否决性的意义。

可见,道德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道德是获得幸福的唯一的根本的途径。在其他主客观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道德就与幸福呈正相关。这就是伦理学中的“德福一致统计规律”:“越有德便越有福、越有福便越有德,德福必定一致。”[5]

也就是说,仅就道德与否来看幸福,即仅从是道德地追求幸福还是不道德地追求幸福的角度看,只有道德地追求幸福才能够获得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指出:“最美好、最善良、最快乐也就是幸福”[6] ,“幸福就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其他一切或者是它的必然附属品,或者是为它本性所有的手段和运用”。[7]

但是,“德福一致”只是统计规律,而非必然规律。也就是说,你的行为只有经常、长期地符合道德,你才可能会有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或一个白昼,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福。”[8]

反过来说,一个人做一次坏事并不一定遭殃,而经常、长期做坏事很可能遭殃,即“久走夜路必撞鬼”“常在水边走,哪有不湿鞋”!因此,欺骗、偷盗、伪劣商品等往往发生在火车站、汽车站、路边等人口流动大的地方。至于“兔子不吃窝边草”,是因为对邻居、朋友使坏,迟早会被发现。

因此,主席谆谆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在这里,道德不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幸福生活也不是道德的目的。毋宁说,道德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根本和唯一的途径、过程,而幸福生活是道德的结果、产物。我们说道德与幸福生活之间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这一说法并非文字游戏,而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幸福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目标,等待着我们去猎取;幸福是我们自己用生命创造出来的结果。甚至“结果”一词也是不够准确的:我们都知道,幸福往往在生活与追求的过程中,幸福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品味。作为结果的幸福往往是短暂的,只有作为过程的幸福才是持久的。

于是我们可以说,只有道德才配享幸福。正如鲁洁教授所说:“获得幸福与配享幸福是不同的,获得幸福是以幸福为目的,而配享幸福则是把幸福作为道德的副产品。”[9]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9]朱小蔓,金生鈜.道德教育评论2006[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4]王啸.人在社会中生活: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J].教育研究,2010(6).

[5]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7][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