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生师比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12 10:09:21

高等学校生师比研究述评

摘 要:生师比是陈述学生数与教师数比值的概念,客观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 效益和教育质量情况。随着政府部门对“生师比”关注程度的提升,各种相关措施也逐年出台,成为规范生师关系的政策依据。然而在学界,就我国目前高校生师比的状况而言,仍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师比;师生比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10-02

在谈到生师关系时,经常会涉及“生师比”、“师生比”两个概念。依照学界的观点看,两个概念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正如国内教育专家丁兴富博士所言,“通常所说的生师比,是指每个教师平均负担的学生数,即人力资源(教师)利用效率:教师利用效率=学生总数/教师总数。而生均配有教师强度,即通常所说的师生比:生均配有教师强度=教师总数/学生总数。”

一、“生师比”研究的历史追溯

生师比一直与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以及教育质量有着不解的渊源。据记载,早在汉武帝初建太学时太学生只有50名,生师比10:1左右,博士(教师)经常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来至汉成帝,太学生扩充到3000人,生师比为200:1左右,教师资源不足,使太学教育质量迅速下降,太学名不副实,《后汉书。儒林列传》中的“章句渐疏”“多以浮华相尚”描绘的就是这种教育情景[1]。

早期具有明文成文生师规定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北魏献文帝天安七年(466年)设立的洲郡学,该制度规定博士、助教和学生的名额,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生师比为16.7:1;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生师比为20:1,为了弥补郡县博士不足,质量不一的弊端,还规定派遣中央四门学的博士检视诸州学生,这样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比较发达,除了中央官学外,还有专科学校(相当于现在高职高专)。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师生比不一样,例如,国子学为1: 75,太学为1:60,四门学为1:216.7,而医学中的医科1:20,针科1:10,按摩1:15,咒禁1:10,药园1:4即使在地方官学中,都督府、州、县的学科师生比也不一致,各级别中个层次的师生比也不尽相同,如州学中,上层的医学师生比为7.5:1中层为5.4:1,下层为10:1[2]。

据笔者所查询的史料所知,史上关于生师比的资料并不多,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生师比,揭示的却是同一个事实:生师比高低反映,甚至影响了教学质量高低、办学规模大小和办学效益的好坏;而且生师比大小因学校的级别不同、科别不同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确定生师比的政策依据

为了保证生师比的科学性、合理性。国家就确立生师比的要求在法律法规上有其相关的规定。

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在保证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全国高等学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4:1左右。同年9月,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也规定了高等学校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应根据高等学校的职能,遵循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管理特点,坚持国家总量控制、学校自主管理、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配备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生人数相适应的合格教师保证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同时指出高等学校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标准的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分别是生员比和生师比。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中,生师比合格标准与限制招生标准之间尚有3-5 个在校生的浮动空间,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据此计算,不包含外聘教师的生师比按合格标准18:1。同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规定:要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人员结构比例并配置各类人员,优化高等学校的教职工队伍,努力提高生员比和生师比,大幅度提高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

200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就规定,生师比与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凡生师比指标或其它某一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为不合格学校。

从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教育质量非常重视,而生师比作为衡量这些因素的重要指标,也开始受到国家的关注。国家政策法规为制定合理的生师比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可行的思路。因此,把国家政策与高等学校的现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才可能确立比较合理的生师比。

三、当前国内外“生师比”研究的现状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人数空前扩张,必然导致教师资源的乏缺。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仅一年,高职高专学生的增长速度达31.4%,而教师只增长了17.8%,因此生师比从2000年的27.53提高到30.16,可见师资不足的弊端日趋严重。纵观世界各国大众化教育发展的情况,以扩大生师比来弥补师资的不足,是大多数国家教育大众化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就高生师比的“利弊观”有不同的见解。

持高生师比的学者一般是基于教师使用率、办学效益的角度来分析的。有学者认为,提高生师比可以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而且生师比越高,说明每个教师所培养的学生越多,办学效益和工作效率提高[6]。相反,生师比过低会导致教师工作量不足及学校对教师的使用不充分,制约了教师的使用效率,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所以,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降低生均成本的需要,高等学校应采用较高的生师比,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那么高校如何提高生师比呢?有的学者认为,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精简行政机构,办公自动化等途径压缩非教学人员的数量,提高生师比;有的认为,通过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把不适合当教师的坚决调离岗位,提倡教师讲授两门以上的课程,推行满负荷工作,以提高生师比;还有的从提高教师素质、简化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技术进行教学等方式来保证较高的生师比等等。

否定高生师比的学者则是基于教师工作量和教学质量来考虑的。有学者为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急剧膨胀的生师比率感到堪忧,他们认为我国多数高校是受经济利益驱动而追求高生师比的,这是我国当前高校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教师压力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高校不断扩招,生师比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大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没有精力参加实践、科研和教改活动,工作压力相当大。另外,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来分析,有学者也认为高生师比是对学生和家长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在学校花了钱,理应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这种优质服务源自于教师的付出,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有较多的时间花在单个的学生身上,了解每名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征,因人而异的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实际上,2002年刘增生和李增武两位教授从实证的角度对生师比进行了分析,在他们看来,国家目前制定的16:1生师比还是略显偏高的,他们主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研究认为生师比的合理比例应是10:1。

鉴于生师比状况的复杂性,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管培俊2002年在其“关于高校人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讲话中说到:“一般地说,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上升发展的阶段,供求矛盾突出,首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要强调提高效率,强调生师比。但是等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上,则要强调提高质量,提高水平。这时,生师比就不再是越高越好。我们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既要追求效益,又要保证教育的质量。高校规模扩大之后,师资紧缺是一个突出矛盾,必须抓紧补充新师资。”管培俊提出:“关于普通高校的生师比,标准确定在15∶1左右,不管是从提高效益还是保证质量的角度,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指标。”也有学者认为,生师比与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那状况密切相关,生师比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找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值[7]。

至于如何确定学校生师比的最佳值,是不是以现在国家规定的15:1的比例作为各自学校生师比的科学标准?大多数学者也是含糊其词的,而一点可以肯定,就教育这个复杂的系统来看,生师比的高低是教育的内外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高校的生师比存在很大差异,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师比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例如,美国高校教育投入足,班级规模小,生师比也较低[8]。比利时鲁文大学有足够教师和工作人员,生师比为5.4:1。澳大利亚霍华德执政后削减50亿澳元教育经费和海外学生剧增,澳洲高校的生师比上升了30%。印度高校生师比达到了21:1[9]。总体而言,39% 以上国家或地区生师比在6-10人之间、30% 国家或地区生师比为11-15人,16-25人的国家或地区为16.26% ,有8个发展中国家的生师比超过了25人。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不同学校的生师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的生师比在全国最低,为7:1,最高的是ThamesVelley大学,为27:1。

由此可见,高校要确定合理的生师比,需要综合考虑办学成本、办学效益 、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寻找师生比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上一篇:论权力监督运作的“三关” 下一篇:谈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励方法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