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厂MIS系统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9-12 08:48:13

浅谈电厂MIS系统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文章针对电厂企业改革新形势的发展,就电厂MIS系统的建设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基于MIS系统设计内容对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 MIS系统;战略管理; 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115-031 概述

随着中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厂的从属关系、电厂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市场竞争的格局和竞争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考验着电厂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2000年实行的燃煤示范(试点)电厂改革建设,国家经贸委颁发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也正式规定了规划设计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相关条规。同时,电厂的生活中心、管理中心向城市转移,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使电厂自动化系统日趋完善,这些都为电厂的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面对我国电力行业重组的新局面,电厂MIS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集团公司的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安全运行效率竞争能力,全面提升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这对我国新老电厂在新形势下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创新力至关重要。

本文浅要探讨了电厂MIS系统建设的内涵和设计过程中常见的共性问题。

2 电厂MIS系统的内涵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管理信息系统有别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以网络为基础、覆盖全企业或主要业务部门的一种辅助管理的信息系统。电厂MIS涵盖企业物资、设备、生产技术、运行、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对电厂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MIS系统由人员、规程、数据库、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五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库是MIS的核心,负责存储企业的业务数据和描述数据、描述对数据如何加工及加工的关联数据。

MIS系统也可按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查询、生产实时信息监测、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监察、缺陷管理、维修工程管理、物资采购和库存管理、燃料管理、办公自动化、财务、技术监督、统计报表、人力资源、动态指标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

通过对电厂MIS系统的开发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计划性,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决策、管理及控制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电厂MIS系统的常见问题

电厂MIS系统的设计内容分为MIS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两大块。本文主要基于设计内容来探讨电厂MIS系统的常见问题。

3.1 对MIS系统的认识不清

对MIS系统的建设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电厂MIS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顺应时展和行业改革的产物,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种思想误区,即MIS是无所不能的方法或者是MIS只是一种空谈,不实际。对MIS的忽视或者过分依赖的思想都是错误的。要清楚认识到电厂MIS能干什么,能达到效果,把其当成一个与企业不可分割的部分进行整体设计。

3.2 设计过程的问题

MIS系统建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子系统的建设应该是迅速、有节奏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2.1 用户需求问题。当设计方缺乏设计经验、对电厂MIS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业主配合不够造成设计方和用户二者之间沟通不畅、信息更新不迅速时就会出现可行性研究中缺少规划设计,或者忽视实际情况的差异,用已有工程的MIS设计方案照搬照套的情况。

3.2.2 MIS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程,是企业的整体行为,其质量反映了企业的整体水平。但电厂企业的各部门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可能无法完美地配合MIS设计方案,参与开发的态度消极,以致于MIS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脱节。此类问题特别强调电厂企业的各部门要真正参与到MIS建设中,才可能实现信息系统正确的设计蓝图。

电厂MIS与热控、电气、土建等专业密切相关,需要专业提资。MIS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因此,各阶层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只具有计算机知识是不能完成电厂MIS建设的。

3.2.3 MIS系统的内容难以确定。虽然现行的电厂MIS设计相关的规定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内容提出了深度要求,但对电厂标识系统的要求也不高,也不包括基建MIS内容。MIS系统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电厂的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的种类及其规格型号、归属部门、安装位置等,这些细节内容很难通过调研完全确定。MIS建设和一般工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不可能在开发前简单地、迅速地、全方位地确立系统的目标和内容。

3.3 基建MIS的相关问题

3.3.1 传统上的电厂MIS建设是指生产MIS。对于新建、扩建电厂的MIS系统,通常也被认为是投产以后应考虑的问题。实际上,MIS的开发是根据计算机的特点重新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并不是根据人工方式的特点来设计计算机的功能。 后者是不能提高企业效率的,MIS建设也就不能发挥作用。

3.3.2 我国电厂生命周期主要分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其工作包括各大区或省电力设计院负责电厂的规划和设计、地方电力公司负责施工与安装、电厂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电厂投产后的运行维护。按照传统的MIS建设方法,数据截流易发生于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没有递延到基建阶段和基建阶段产生的数据没有递延到生产阶段。由于各主体负责部门在电厂整个生命期内的工作目标、责任与利益不同,电厂很难进行整体信息化工作。这种情况下,设计单位不能止步于设计规划,应该指导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阶段的施工和运行,发挥设计龙头的作用,避免两阶段数据截流问题的产生。

3.3.3 资源利用问题。目前,基建MIS多数采用小而全的方式,按一个独立系统进行设计,如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可能忽视电厂运行维护阶段的大修管理要求。基建MIS的设计不能合理利用资源,不具备前瞻性,造成日后的运行隐患等问题。

3.4 脱节问题

3.4.1 设计与实施脱节。电厂MIS没有按预定的设计进行开发。较成熟的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是由两个单位合作完成的:设计单位制作方案,出图纸;施工单位按照预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施工任务。但电厂企业MIS建设还未能达到这个程度。MIS系统的规划设计仅能作为立项材料,实际的开发过程与设计脱节。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中,体制的健全也要求MIS建设必须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修改,使得设计的系统开发的各种功能面临生命周期变更的情况。

3.4.2 基建与生产脱节。由于MIS的整体规划,独立设计、自成体系的MIS系统只是软件开发的产物,造成基建与生产脱节。

3.5 随着电厂规模的不断壮大,MIS系统面临着更新和升级问题

例如台州发电厂随着电厂业务的发展,其MIS系统用户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激增到300多人,MIS系统的应用子系统也相应扩增。原来支持MIS系统运行的小型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容量都难以满足台州发电厂实际的工作需求。随后台州发电厂弃用已有的基于专有技术的小型机硬件平台,转向价格更为合理、基于标准技术的、开放的IA服务器平台,进而解决了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琦.电厂MIS系统常见问题归纳与探讨[J].广东科技,2010,19(10):144-145.

[2] 张和锋.发电厂MIS系统的建设[J].华北电力技术,1999,(9):23-26.

[3] 张琦,吴志刚,牛春晖,等.浅谈发电厂MIS系统的建设

[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22(1):57-58.

[4] 曹震岐.基建MIS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D].上海财经大学,2007.

[5] 王青春,戴日俊.丰镇发电厂MIS系统网络故障排除经验介绍[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22(6):55-56.

[6] 曹国栋,张倩.建设数字化电厂的关键问题探讨[J].电力设备,2008,9(12):63-65.

上一篇:GTX670的功耗问题等 下一篇:微信营销骤然爆发,含金量几何?